2)第831章 针对_我在大唐当侯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陛下信任臣,器重臣,臣万分感激。可是陛下,臣的儿子杜启,如今和朝廷开战。不管如何,臣如果再留在朝中,都会引起非议,甚至会有人质疑陛下。所以臣必须要请辞,这段时间臣会闭门谢客,不搭理外务,以证明自身。臣请陛下,安排不良人在府外驻扎,以便于监察消息。”

  李世民道“克明,何至于此啊”

  杜如晦说道“陛下,这是为了自证身份。臣的儿子犯下大罪,臣不能不罚。而且这样的举动,也是为了证明我杜如晦的坦坦荡荡。追随陛下数十年,臣可以对天立誓,绝对没有做出任何对不起朝廷的事情,更没有做出背叛陛下的事情。”

  李世民连忙道“克明啊,朕相信你。太子的话,你不必在意。”

  杜如晦依旧是请辞。

  李世民挽留一番后,杜如晦执意坚持,李世民不再留下杜如晦,任由杜如晦离开。但李世民没有答应杜如晦辞官的请求,只是让杜如晦回家去。

  李世民眼看着杜如晦略微弓着背离开的萧瑟身影,他心中叹息。

  杜如晦离开朝局,是本就有的心思。

  涉及到杜启。

  杜如晦很多事情,都不好表态,所以杜如晦干脆离开最合适。

  李世民也是无奈。

  李世民转而看向李承乾,呵斥道“太子,你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你是太子,要有太子的心胸和格局,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就针对杜如晦。杜如晦其人,朕是了解的。他不会因私费公,不会通敌的。”

  李承乾面颊抽了抽,他最终他还是没有勇气和李世民争辩。

  毕竟李承乾的确含了私心,就是因为杜启,所以李承乾才针对杜如晦,才会故意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以至于杜如晦主动辞官。

  不过李承乾却不后悔。

  李承乾心中自有想法,嘴上却开口道“父皇教诲,儿臣谨记于心。”

  李世民回到坐席上,环顾众人道“眼下侯君集落败,都来说一说,我们当如何应对毕竟这一事情,不可能置之不理。”

  李承乾道“父皇,自然是发兵迎战。杜启此役,灭掉了我们大唐五万大军。如果朝廷不做出应对,那么最终便会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地方上的官员,会掂量朝廷的力量。所以在眼下,不管如何都是要发兵的。”

  “臣附议”

  房玄龄颔首道“陛下,臣也赞同太子的话,我们必须要出兵。只是侯君集也算是一个老将,经验丰富,怎么如此干脆利落的落败。”

  李世民阐述了详细的战事情况,也说了火药、地雷和手榴弹的情况。虽说李世民也不知道这具体是什么武器,但毫无疑问,这些武器是起到了大作用的。

  李世民说完后,房玄龄沉默下来。

  房玄龄道“杜启在大唐时,没有任何的迹象研究武器。到了西域,时间还不长,短短时间,竟然研制出了这样厉害的武器。此事对我们有所影响,不过即便如此,臣认为还是要出兵。到了边境后,和杜启会面再谈其他。”

  顿了顿,房玄龄继续道“涉及到出兵一事,卑职建议由卫国公领兵。”

  李靖,如今是卫国公的爵位。

  至于官职,李靖已经是以身体不适辞掉。李靖深知水满则溢的道理,他身上只有爵位,而且在这一前提下,皇帝对他反倒是更为器重。

  李世民颔首道“玄龄所言甚是,当下就按照玄龄的安排来。此战由李靖领兵,朕御驾亲征,亲自到瓜州去。朕倒要看看,这个杜二郎到底要干什么。”

  顿了顿,李世民继续道“臣不在长安期间,由太子监国,房玄龄辅佐。”

  “儿臣遵旨”

  李承乾得了吩咐,激动起来。

  这可是机会。

  他监国那么就意味着,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房玄龄也是立刻应下。

  李世民又安排了诸多出兵的事情,涉及到的粮食、武器、士兵都安排下去,总体则是李靖安排调度,毕竟除了李靖外,军中也有诸多的武将要出战,还有一些谋臣也要随行。

  一应安排妥当后,李世民摆手让众人退下。在文官武将离开过后,有内侍进入,在唐真的身旁低声说了一番话。

  唐真说道“陛下,太上皇请您去一趟。”

  李世民点了点头,起身出了宫殿,径直往李渊所在的宫殿去。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