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郑氏的欢喜_我在大唐当侯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杜启入宫之前,把道德经竹简搁在锦盒中,入宫后他暂时交到小太监的手中。

  毕竟拿着锦盒进入大殿中,难免是有些有碍观瞻。

  杜启自小太监的手中,接过锦盒,便双手捧在手中,道“请陛下阅览”

  李渊心中很是好奇。

  等肖离拿过来后,李渊快速的打开,看到了搁在盒子中的道德经竹简。只是竹简以上等的绸布遮盖好的,看不到内容。

  李渊拨开绸布,取出了竹简。

  当李渊看到竹简最前面道德经三个字时,倒没有什么惊讶的,因为道德经这样的到家典籍,其实到处都有。

  只是当李渊看到最后,看到印章,以及最后的落款,老脸上顿时浮现出了灿烂的笑容。

  李渊自称祖上出自老子,实际上,这也就是李渊自己说的,是标榜李家的身份。这事儿,根本没有佐证。也就是他们是皇家,既然这么说了,谁也不敢反对。

  可有了道德经就不一样了。

  李渊是有眼力的,仔细看了这竹简,很显然竹简和竹简上的刻字,都有些年头,至少也是几百年的光景。所以这道德经竹简,不管是古人杜撰仿制的,还是真迹,从李渊这里,这就是真迹。

  杜启地上的道德经,等于是让李渊佐证了李家的出处。

  李渊一瞬间,便想好了各项事情的安排。

  李渊道“二郎,这道德经,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杜启回答道“回禀陛下,道德经这一选段,是新华文轩的钱再来收集古籍时,一起买到的书。昨晚上,他给我送来的,所以我今天给陛下送来了。”

  李渊道“好,好,好孩子。”

  此刻的李渊,老怀大慰。

  李渊道“二郎,你要什么嘉奖,尽管说,朕都准了。”

  杜启能感受到李渊的喜悦,他说道“陛下处处照拂臣,若非陛下照拂,臣恐怕早就是一堆枯骨。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臣侥幸得到一卷道德经,献给陛下,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需要任何嘉奖。”

  李渊道“你小子,总是这般。”

  杜启一贯是不居功的,恰是如此,李渊对杜启更赞赏。他略作思考,忽然已经计上心来,道“二郎,道德经的事情,你勒令下面的人封口,不准再谈及此事。至于你的嘉奖一事,你无欲无求,就交给朕来安排。”

  杜启道“陛下放心,臣入宫之前,早已经嘱咐了钱再来,让他不得谈论道德经一事,也让他忘了此事。所以,陛下尽管放心便是。”

  李渊道“那就好。”

  杜启不再逗留,转身就离开。

  李渊看向肖离,让肖离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和封德彝来议事。四个人进入行礼后,便各自落座,李渊道“关于长安县令的人选,你们商议得怎么样了”

  封德彝主动道“陛下,如今也就是东宫举荐了一个人选,此人名叫崔烨,出自清河崔氏。原本崔烨在东宫任职,其人有能力,且知进退,倒是不错的人。”

  李渊颔首,看向裴寂等人,道“你们几人,可有其他的人选”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