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这个聘礼够不够_大明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归是一手带大的学生,说是学生,实则与父子无异。

  方孝孺能怎么办呢?

  只有成全他咯。

  方孝孺一松口,陈堪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怀中掏出一个折子,不由分说的塞到方孝孺手里。

  催促道:“老师,快看看,用这个做聘礼够不够?”

  方孝孺眸子一凝,缓缓翻开奏折。

  “臣应天上元县人也,蒙圣恩以得幸进,臣常闻秋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国之根本,首在育人,先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御极三十五载,不可有一日不敢读书

  蒙元化外蛮夷,入主中原,先贤典籍,文丛孤本,皆俱毁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凡此种种...请修永乐大典,纳百川入海,聚千溪汇流,开大明文教之先也。”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看完奏折,默默的念着陈堪对于永乐大典一书的构想,方孝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随后满脸正色的问道:“你可知,想要修撰出这样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著作巨典,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无非是一代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罢了,相比修成这样一部巨著,在学生看来,些许钱财不值一提。”

  陈堪将云南布政司的卷宗推到方孝孺面前,说道:“这便是学生给公主殿下的聘礼,若是不够,学生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方孝孺将奏折放回桌案,取过卷宗问道:“大胆的想法?”

  “朕倒是很好奇,有多大胆,不妨说来听听。”

  听见这个声音,陈堪嘚瑟的笑容顿时凝固在脸上。

  堂堂永乐大帝,为什么总是喜欢偷听别人说话呢?

  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得改,知道吗?

  “微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吏部的官员们同时起身行礼,朱棣罢罢手道:“平身吧。”

  随后大步走到方孝孺身旁,蒲扇一般的大手伸出,翻开奏折。

  “朕看看,什么样的巨著值得朕将最宠爱的公主嫁给一个混小子。”

  “咦?”

  看着看着,朱棣忽然轻咦了一声,脸上的表情逐渐凝重起来。

  合上奏折,朱棣道:“洪武二十一年,先帝欲修撰类书,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陈小子你这个永乐大典倒是有点先帝的这个意思。”

  陈看脸上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陛下什么时候来的。”

  朱棣揶揄道:“你请方卿去求朕赐婚时朕便到了,只是见你说的入神,就未曾打扰。”

  “那,这个...那个,陛下...您觉得,如何?”

  陈堪已经用脚趾头在地上抠出了三室一厅,打人家女儿的主意,还当场被人家抓到,太羞耻了,他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如何,你还是先说说你的想法有多大胆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