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三章 假如_大明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棣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问道:“这么说来,宝钞之弊是无法解决了是吗?”

  朱棣想不到自己要去哪里找那么多钱来补给百姓。

  就算一年朝廷只印发一千万贯的宝钞,二十多年下来,那也是接近三万万贯。

  大明本就缺少金银铜这等贵重金属之物,就算把整个大明的金银铜集合起来,只怕也凑不出这么多钱。

  “倒也不是。”

  陈堪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朱棣瞬间看见了希望。

  他也不敢再小看这件事情。

  将朱瞻基放下来坐好,问道:“怎么解决?”

  陈堪说出了心中早已经打好的腹稿:“很简单,让宝钞恢复他应该有的价值,将宝钞和金银挂钩,用新钞取代旧钞。”

  朱棣有些茫然:“什么意思?”

  陈堪解释道:“陛下可知,宝钞为何会大幅度贬值的原因?”

  朱棣摇了摇头。

  陈堪也不再卖关子,问道:“陛下可知前宋时期交子的运行原理?”

  这道题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送分题,对于朱棣来说也不例外。

  他若有所思道:“交子,自然是同样面值的交子能够换取等额的金银。”

  听完朱棣的回答,陈堪满意的点头道:“不错,交子能够换取等额的金银,但咱们大明的宝钞却不可以。”

  “这又是什么缘故?”

  朱棣的好奇心现在已经被陈堪完全的勾了起来。

  而陈堪见引导朱棣思考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也不再卖关子。

  他淡淡的说道:“交子之所以能够换出等额的金银,是因为交子本身便和金银挂钩,举个例子,一个商号发行多少交子,取决于他的手上有多少银两,而宝钞则不是。”

  顿了顿,见朱棣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陈堪继续说道:“宝钞就是一张纸,并不和金银挂钩,他依托的是朝廷的信用体系,说得简单一点,宝钞其实并不具备价值,它之所以能被当作钱在市场上流通,是因为百姓相信朝廷。”

  陈堪尽量用朱棣听得懂的大白话将交子和宝钞的区别给说了出来。

  朱棣不由得问道:“你的意思是,若是宝钞能和金银挂钩,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是吗?”

  “正是!”

  陈堪点点头。

  一旁的朱瞻基不由得小声的问道:“如果宝钞要和金银挂钩,那和取缔宝钞有什么区别?”

  朱棣也是愣了一下:“是啊,有什么区别?”

  钱从哪里来吗,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朱棣虽然隐隐觉得两者之间肯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区别,但他想不出来,只好将疑惑的眼神看向陈堪。

  朱瞻基提出来的问题,对于陈堪来说并不算什么问题。

  他虽然没有学过金融,但是生活在后世那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更是经历了软妹币的几次更新迭代。

  这些知识放在后世不算什么,随便一个小学生都知道,但放在这个时代那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