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六章 阴险的计谋_大明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堪献上的改土归流之策的折子只有朱棣和沐晟以及六部尚书在内的寥寥数人看过,百官并不清楚。

  这便是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显现出来的弊端,皇帝与大臣们之间少了一个传话筒,也少了一个调和百官与皇权之间的矛盾的人。

  这就导致许多朱棣拍板的政策除了时常能够觐见朱棣的几位重臣之外,许多臣子都是一知半解,或者根本就没有听过。

  改土归流之策便是如此。

  究其原因,改土归流是一个地方上的政策,与中枢没有什么关系。

  看着大臣们脸上的迷惑之色,朱棣脸上的笑容一滞。

  他淡淡的说道:“兵部拟个折子,将改土归流之策明发天下。”

  “是!”

  茹瑺应下之后,朱棣继续问道:“如今改土归流之策起了效果,应如何封赏?”

  茹瑺没有丝毫犹豫的应道:“定一省之地,功比开疆,依大明军律,拓土千里者,当封爵以示嘉奖。”

  朱棣要抬举陈堪,茹瑺身为朱棣的头号马仔,自然不会跟他唱反调。

  但他此话一出,顿时惹得一些老臣们议论纷纷。

  尤其是他们根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改土归流之策。

  身为文官之首的方孝孺闻言,亦是赶忙起身拱手道:“陛下,臣以为不妥,西南之地的改土归流之策不过施行数月。

  虽说西平侯进言已经起了奇效,但效果到底如何,臣等并不知晓,就算要论功行赏,亦当派出钦差查探一番,而不是听信西平侯一面之词。”

  虽然献策的是自己的学生,但在方孝孺看来,封爵之事确实封赏过重了。

  尤其是自太祖废除了五等爵之中的子爵与男爵,将公侯伯三等爵位列为超一品之后,大明的爵位便超然众臣之上。

  一扫唐宋时期爵位泛滥之态。

  以茹瑺举例,朱棣登基之时行劝进之事,真要论起来,这可是实打实的从龙之功,最后也就是捞了个忠诚伯的虚爵。

  靖难三年多时间,追随朱棣打天下的功臣何其之多,而朱棣登基之后,总共也就只封了两位公爵,十三位侯爵,十一位伯爵。

  由此可见,大明对于爵位之吝。

  而现在茹瑺一开口,就要再多封一位爵爷出来,大臣们当然不干。

  有了方孝孺打样,都察院的御史们顿时跳出来义愤填膺道:“陛下,臣附议方大人所言,改土归流之策并不为臣等所知,如今光凭西平侯一家之言便要封赏一个爵位出去,臣等认为殊为不妥。”

  都察院的御史们想法很简单,不管这个改土归流之策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先反对就是了。

  先不说那政策在云南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就说爵位,那是国家重器,岂能如此轻易舍人?

  若是爵位泛滥,那太祖爷的一片苦心不就白费了吗?

  “臣等附议方大人所言,爵位乃是国家重器,岂能轻与。”

  接连又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