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回京述职_红楼低调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帮助。仿佛就是暂时储存在李淼身上。

  冥冥中李淼感觉到,这些气运暂时储存在他身上。就是为他做一些违背天道的事所准备的。李淼现在对天道是有一定领悟的。相当于天道境初期巅峰。

  因为有些事与天道有违,你做了,天道就会削弱你的气运。比如李淼要与新的金钗们双修,可能就会损失气运。但他又不得不做,因为这涉及到他修真功法,和境界的提升。

  再比如李淼要拿下大连地区,也会削弱他的气运。但他也不得不做。因为这是他要拖住女真族前进的脚步。

  李淼开始有些明悟,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应该是有道理的。至少对自己的气运增减是这样的。顺着天道的意愿做事,天道就会给你气运奖励,反之也然。

  但也不尽然,毕竟李淼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机器。在感情和理智之间,往往也会感情用事。有时更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否则活着还有什么劲?

  随着李淼的领悟,停滞很久的道韵又开始有点提升了。李淼是哈哈大笑,太祖的话在李淼耳边回荡,“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还是湖南韶山口音。

  不知过了多久,李淼猛然惊醒,李淼的天道境境界已经进入了中期巅峰。对天道的领悟精深了不知多少。隐隐的感觉到就凭现在储存的气运,还不足以拿下大连地区。

  李淼对着天空深深一拜,真诚的一拜。这难道是太祖在点化我吗?硬是要的、要的哦!

  京城大朝会上,高高在上的端坐在龙椅上的皇上,龙颜大悦。此时也在哈哈大笑,也是在为李淼大笑,看着李守中这位阁臣。“你这个关门弟子不错,不错。”

  李守中站在群臣的前列,听到皇上的夸赞。又见皇上龙颜大悦。这位新任阁臣内心也是兴奋无比,脸上却是波然不惊,“皇上过奖了。”

  今年的大郑朝是个难得的丰收年,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

  凡是优质种子的推广到的地方,粮食产量更是猛增。对于大郑朝这样一个农耕经济的国家,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特别是山东青州,及其周边地区势头更猛,粮食产量猛增。上交朝廷的税收猛地涨了一大截,皇上又怎么能不高兴?经过验证青州改州设府已经通过。

  李淼作为青州知州功不可没。现在已是正五品官职的青州知府李淼,朝廷已经令他即日回京述职,这样的人才皇上怎么能不大用?

  而此时的朝堂上,也出现了今年难得一见的喜气。其实大臣们也是希望朝廷中兴的。毕竟自己也身处朝堂。大郑朝中兴对群臣们都有好处。

  只是在朝廷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取舍,大都会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这可能也是人性吧。

  这时群臣眼看龙颜大悦,皇上这是要重赏的意思。等皇上金口一开就不好办了呀。

  群臣中不知谁嘀咕了一句,“李淼可是才二十岁的新科进士,前途无量啊。”

  “对啊,好像他们这一届的状元郎才刚升任正六品翰林院修撰。”

  “年纪是轻了点,不过年轻人嘛,有的是机会。”

  本来还是喜气洋洋的大朝会,一下子变成了菜市场。众臣你一言他一语,虽然声音都不大。皇上也是听不清楚,但皇上知道众臣也不同想法啊。

  朝堂帮派林立,有不同的声音再正常不过。就是李守中一派的,对李淼的重用也是意见不一。李守中站在群臣之中,也是无奈的摇着头。

  朝堂上难得意见如此的统一,这难道是嫉贤妒能。

  皇上也是了然,也不可能为了李淼一个人,影响大郑朝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于是皇上的金口闭住了,脸色也恢复了往日的威严。

  至于大功臣李淼的回京职务再议,朝堂上的惯例。有不同声音出现,那就再议咯。

  五天后,李淼接到了朝庭的通报。青州改州设府,李淼成为了青州首任知府。速回京述职。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