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五章 蔡京的决心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十六年,终于从布衣,而为大宋四入头之一。

  如今更是已能时常在官家面前露脸,多次得到单独对奏、汇报、取旨的机会。

  这一路走来,只有蔡京知道,他为了得到这些机会,为了爬到这个位置,到底付出了多少东西?

  深深吸了一口气,蔡京就对石得一道:“都知请回禀官家,臣不会让官家失望的。”

  “臣一定会拿出一个让官家满意的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若臣不能,乞斩臣宣德门外!”

  他决定,赌上自己的一切,押上他的所有。

  于是,不惜在君前立军令状!

  官家想要的东西,他一定奉上!

  哪怕他现在一时还没有想到,但蔡京知道,他一定会找到那个答案的。

  他必须找到那个答案。

  那个官家想要的答案。

  因为只有这样,他蔡京才能继续留在汴京,继续当他的权知开封府,继续有在君前露脸、效命的机会。

  石得一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然后,他就问道:“大理寺那边……”

  蔡京眯起眼睛来,阴阳怪气的说道:“大理寺卿乃是能臣干吏……”

  大理寺已经坑了他两次了。

  第一次,僧录司的事情,就让他灰头土脸,差点被贬出京。

  如今这是第二次。

  这一次,比上次更狠。

  上次僧录司的案子,就算穷追到底,他蔡京也不过是待罪请郡,可能过几年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和可能。

  但这一次,他们却是直接冲着,让他蔡京仕途尽毁而来。

  蔡京脾气再好,胸怀再宽,也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何况,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度君子。

  自然是找着机会,就给大理寺穿小鞋。

  石得一笑了笑,只说道:“王孝先,今日已经入宫请罪了,两宫慈圣,已着其在家待罪反省。”

  “如今,傅中司奉太皇太后旨意,暂署大理寺。”

  这是今天早上,在庆寿宫发生的事情。

  大理寺卿王孝先,跪伏于两宫之前请罪。

  最后,两宫商议之后,暂时给了王孝先这个处理意见。

  令其在家待罪、反省,等待中司审查、都堂调查结论。

  但基本上,明眼人都知道,王孝先这次肯定是过关了。

  了不起,最多罢任大理寺卿,外任地方州郡。

  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责罚。

  连罚铜恐怕都不会有!

  蔡京听完,眼神一黯,不由得在心中感慨了一句:“王孝先这个家伙,名字取得太好了!”

  孝先、孝先……光听这个名字,宫里面的两宫就很欢喜。

  不仅仅因为孝先的寓意很好。

  无论太皇太后还是向太后,都愿意留着他,哪怕只是讨个好彩头。

  还因为,大宋历史上,还有个叫王孝先的宰相。

  不过,那一位是表字孝先——既真庙时的托孤顾命宰相,大宋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神童,协助章献明肃,驱逐包括丁谓在内的奸臣的大功臣——沂国公王曾。

  而现在又是一个少主在朝的时期。

  于是,王孝先仅仅是靠着他的名字里的彩头,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他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当他的官。

  无论是上次僧录司的案子,还是这一次大理寺又捅出来篓子。

  他都是不损分毫。

  蔡京心里面,羡慕得不行,却也没有办法。

  谁叫人家爹取的名字取的好?

  而且,刚好碰上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

  宫里面想要一个吉祥物,想讨个好彩头。

  他刚好符合要求。

  心里面的这些念头转动了一下,蔡京忽然警醒。

  “石得一为何要与我说这些事情?”

  蔡京是个聪明人。

  他几乎是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不是石得一会和他说的话。

  只能是宫中的官家,在借这个大貂铛的嘴巴,将这个信息告诉他。

  那么……

  “官家缘何要让石得一将此事告诉我?”

  这个事情,讲道理,石得一不说,等到下午左右他也会知道。

  所以,官家在暗示什么?

  蔡京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大理寺卿王孝先待罪在家……

  他肯定不能再署理大理寺的日常事务了。

  之后也一定会调离大理寺。

  而如今奉圣旨,对大理寺进行审查的是太皇太后最信任的大臣——英庙时代孤臣,御史中丞傅尧俞。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