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章 重商主义的萌芽之地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宫里面的太妃去两宫面前求情、说好话,搞不好连驸马郭献卿,据说差点就要去地方上冷静冷静了。

  这就是大宋对勋贵、外戚的手段。

  以磨勘为主,抽打为辅。

  拔掉刺头,去掉乖张,剩下的就是都是皇权的舔狗。

  作为高家人,高遵惠从小深受勋贵、外戚的自我修养教导。

  他可以贪,可以蠢,可以好色。

  但绝不会连吃饭的本事都忘掉。

  若是这样,高家必亡!

  所以,高遵惠的每一个步骤,都依着旨意来做,绝不逾越旨意。

  官家说了,什么时候才能拆锦囊,他就一定会等到那个时候再拆。

  想着那第二个锦囊。

  高遵惠嘴角的笑容,就更加压抑不住了。

  因为,这第二个锦囊上,依然很简单——配合章惇,雇佣南下青壮,渗透交趾北方各州,并以甘蔗为利,诱降彼辈!

  一开始,高遵惠是不信的。

  因为,甘蔗能榨糖,这在大宋是只有东南明州、苏州等地的蔗农才知道的事情。

  空口白牙的,谁会信?

  还诱降?

  高遵惠当时感觉,他雇佣的那些青壮,大抵会要死在交趾了。

  然而……

  高遵惠怎么都想不到,章惇至于使出了封官许愿加册封授爵,世袭罔替的绝招。

  一招就打在交趾各州土官和豪族的命门上。

  于是他雇佣的青壮,迅速渗透进去。

  各地土官、豪族,一听是大宋太皇太后亲叔叔的使者来谈合作的。

  一个个原地化身哈巴狗,只知道汪汪汪汪汪。

  再一听是来谈甘蔗种植的。

  土官、豪族们虽然不知道甘蔗是什么?

  但他们知道铜钱是什么?

  一听说种一亩甘蔗就可以卖一两贯钱。

  一个个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不是没有人怀疑过,但,大宋的太皇太后的亲叔叔都来求合作了。

  不答应,也不像话啊!

  土官、豪族们,纷纷应允,不过傻子都知道,他们未必会真的在自己的地盘,大规模种植甘蔗。

  随随便便种个两三百亩,意思意识就得了。

  然后……然后……

  随着章惇一个个落实他的承诺。

  一张张空名劄子,送出去。

  一个个土官,摇身一变,成为大宋天子册封的世袭飞骑尉、云骑尉、羽林校尉。

  土官、豪族们发现,大宋的许诺是真的。

  说给册封就册封,说授官就授官。

  于是,这些家伙一边敲锣打鼓,将章惇授给的授官状、封爵书以及官印,送到自家祠堂。

  一边开始真的组织起人手,在各自辖区,大量种植甘蔗。

  少则千来亩,多的五千余亩。

  从明州、苏州等地,源源不断运来的甘蔗扦苗,就这样被种到了交趾各州。

  为什么呢?

  这既是因为,他高遵惠被吕嘉问怂恿着亲自去了一趟北件。

  并在哪里,见了很多土官。

  大宋太皇太后的亲叔叔这个头衔,对那些连汴京城都没有去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