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七章 君前独对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油墨呢?相关技术积累呢?人才和产业链呢?

  这些东西,赵煦可没办法变出来。

  只能是在实践中,只能是在不断改进和使用过程中,慢慢出现,慢慢发展起来。

  所以,把事情吩咐下去,定下目标。

  剩下的,就是沈括需要去考虑和头疼的事情。

  “除了活字,朕还有事,需要沈卿为之……”赵煦等了一会,等到沈括的神色平静下来,他才继续说道。

  “请陛下吩咐……”沈括躬身聆听。

  在这短短的不到一刻钟的面对面交流中,沈括已经知道,殿上的少主虽然年幼。

  但他真的很聪明。

  谈吐清晰,说话有条有理,行为逻辑清清楚楚。

  这就意味着,即使他才八岁。

  但绝不能将之当成孩子看待。

  否则,吃亏的一定是他沈括沈存中!

  “朕念天下布衣,冬日苦寒难熬……”赵煦轻声说着:“于是欲兴吉贝之布……已令两位国亲,前往熙河,试种木棉……以此大庇天下苦寒之士,使老弱妇孺,无复冬日孤寒之苦!”

  “陛下仁圣……”沈括立刻拜道:“臣为天下苍生幸也!”

  吉贝布,沈括自然知道是什么?

  他在随州的冬日,还曾盖过吉贝布制成的重衾呢!

  确实很舒服也确实是冬日御寒的好东西。

  就是贵!

  一床重衾,至少要两匹吉贝布。

  随州市面上,市价就差不多六七十贯了。

  别说是布衣百姓了,士大夫消费也很吃力。

  赵煦继续说着:“然而,如今却还有两个事情,需要做……”

  “一是,木棉棉絮之中,有棉籽难取……”

  “此卿当设法,解决之事!”

  沈括立刻低头问道:“陛下,臣无木棉也不知其模样……”

  “朕会命人在京畿之地,采购木棉,送与卿处……”赵煦说道:“日后也会命岭南有司,运送木棉,来汴京以供爱卿验证……”

  “如此,臣无异议!”沈括听着,更加震撼于少主清晰的思路和逻辑。

  居然是已经将事情都想清楚了!

  于是,他甚至感觉到,在这位少主面前有些战战兢兢了。

  赵煦对沈括继续说道:“这第二件事,就是织机……木棉不同于蚕丝,也不同于麻布,其棉絮短且轻……”

  “欲织就而成,则必用良工巧匠,做织造之器……”

  “且需得织造快速,便于使用……”

  “如此,朕方能以吉贝之布,大庇天下苦寒!”

  棉布最初,价格当然会高。

  但随着时间推移,它的价格一定会打下来,最终打到和绢布齐平的水平。

  也就是一匹吉贝布,市价2-3贯左右。

  若能做到这一点,赵煦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钱!数不清的钱!

  甚至,仅仅是这一条产业链,就可以创造远超王安石变法十几年来增加的国家收入。

  沈括不知道这个但他知道,赵煦的重视。

  所以认认真真的点头:“臣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而是要全力!”赵煦强调着:“要不惜代价,将此事做成!”

  赵煦看着沈括,认真的、深情的说道:“朕虽在深宫,但只要一想到,天下百姓,还有人没有吃饱,妇孺和老幼,还在寒冬中发抖,不能入睡……”

  “朕于福宁殿,就难以安寝!”

  这是现代留学时代,让赵煦记忆最深刻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