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9章 赐国姓_朱元璋穿越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不满,恐怕因此与海盗合谋也未可知。”

  “可若咱封了他,那郑森也得封伯,再加上黄廷等人纵使不封爵,最起码也要封个将军。”

  “到时他们再招兵买马,实力必会再上一个台阶,而且这些人都是咱封赏,俸禄、军饷也要由朝廷承担......”

  就在朱元璋沉思之时,一个锦衣卫进来禀告,说张煌言和赵二虎在外求见。

  朱元璋示意让他二人进来后,又收敛神情,展现出威武霸气的一面。

  张煌言二人行礼后,向朱元璋上奏了疑兵之事。

  朱元璋听了他二人的讲述,指出其中几处不足之处,就让张二虎去处理,而将张煌言留了下来,并与他闲言江南贸易,以及海盗为祸之事。

  张煌言因不知朱元璋的用意,只得小心应对。

  待后来听闻刘文炳班师回朝,以及河南、山东抚民之事,以为朱元璋是想借他之口,提出增加商业税之事。

  其实他虽为南人,但对江南一些富商的巧取豪夺也颇为不满。

  此刻见朱元璋有此意向,本要开口,却突然想到郭升正在江南为祸,现在已是人心惶惶。

  若是此刻提增税赋,极易引发民变。

  随即又想到朝中已有不少忠义之臣,纵使朱元璋不便明言,只要略微示意,也会有人站出来,根本用不到他一个千户开口。

  想到这,他那刚张开的嘴又闭上了。

  而朱元璋竟也没有催促,只是默默地看着坤與图。

  张煌言见状,想到先前朱元璋曾提及刘文炳班师回朝之事,立时明白过来。

  只是他虽知道了朱元璋的用意,心中却更加犯难。

  因为郑氏这次立功太大,且不说以他和郑森的交情,未必能说动对方辞恩。

  纵使郑森听了他的话,辞了恩赏,他也会招来朱元璋的猜忌。

  而若他同意封赏,那就更加被动。

  一是违逆了朱元璋的意思,再就是恐会被朱元璋认作是郑氏一党,惹来无穷麻烦。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时,突然想到朱元璋刚才的言谈之语,立刻躬身道:“陛下,末将有一蠢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此处就你我君臣二人,有话但说无妨。”

  张煌言闻言,一脸恭敬地奏道:“陛下,现今天下纷纷,单凭田产之税实难供给。”

  “故末将斗胆,请陛下再开海禁,允许江南商人出海经商,由于海上海盗猖狂,为免坠了我大明的声威,可让郑氏水师护卫,当然战船等耗费也应由商人承担......”

  朱元璋本也有此意,只因他对出海之事并不太清楚,再加上担心郑氏疑心,才旁敲侧击地询问。

  此刻见张煌言言之灼灼,又想到他为人谨慎,不会空言欺君,心中立时定下不少,随后他又表露出怕郑氏误会之意。

  张煌言闻言,知道若再推脱,反而会生疑,就主动说他与郑森有旧,愿意写信去解释。

  朱元璋当即大加赞赏,并让张煌言拟旨,封郑芝龙为靖海侯,并赐郑森国姓,改名成功。

  只是对郑芝虎、郑鸿逵的功劳却为提及,也没有封赏。

  张煌言愣了愣,便按照朱元璋的吩咐拟好了旨。

  朱元璋看罢,又赞赏了张煌言几句,就派人去传旨。

  这时,一个锦衣卫进来禀告,说吴老六和一个道人在外求见。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