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8章 三十万北奴一个不能少_朱元璋穿越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干净。

  若是让这些藩王返回封地,不仅会乱了他安民的计划,而且要是潜伏在军中的人突然举义,才刚收回的失地必会再起烽火,那变数就大了。

  可若不让他们返回封地,这多藩王聚集在江南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特别是幕后之人还未查出,而那些藩王手中又有兵,若是被幕后之人利用,到时也会十分麻烦。

  加之让众藩王返回封地练兵也是他亲自下的旨,不便朝令夕改。

  况且他也想从宗室中挑出一些可用之人委以重任,若是半途而废,于大局也不利。

  他沉思了一会,提笔给贺珍写了一封信,让贺珍在关键地点设伏,若见到藩王返回封地时,就率军袭击。

  不过只能恫吓,却不能斩杀。

  若是胆小无能的,便将他们逼回江南。

  要是真有能力的,则可让他们通过

  他写好信后,又仔细看了一遍,正要密封时却停了下来。

  他沉思了一会,竟将此信销毁,随后又写了一封一模一样的信,不过收信人却变成了李若琏。

  朱元璋吩咐人去送信后,又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章。

  他看了几眼,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只是到后来,神情却变得十分凝重。

  原来这奏章是户部侍郎左懋第和吏部尚书蒋德璟联名上奏,奏章中首先汇报了京城近日的屯兵和安民等措施,并重点强调山西流民已得到妥善安置,以及红薯等作物皆种植完毕。

  随后又笔锋一转,声称吏部和户部为了做好这些事,花费了不少银钱,现今国库中的存银不足五十万,已不够支付南粮费用,请求暂缓拨付给锦衣卫的银两。

  接着又上奏了河南、山东等地的安抚之事,此事分了人事和银钱两块。

  在人事安排上,左懋第主张沿用失地的部分官吏,同时从江南调部分干吏前往主事。

  而蒋德璟则对调江南官员任职之事提出反对意见,建议选用身世清白的监生或文人任职。

  而在银钱之事上,他们详细列举了所需银两,却并未谈及银两从何而来。

  朱元璋看罢,又拿起奏章中的票拟,见内阁明显支持左懋第的建议,而朱慈烺则没有表态。

  他见此奏章,知东林党已经抬头,而朱慈烺应是碍于范景文等人,才没有表露意见。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提笔写道:“你二人所说官员来由一事,咱无异议,不过却有一点,不管是何人为官,必须以百姓为念,若非如此,咱必杀之!”

  “另,有关银钱之事奏章中并无方案,着立刻补上,不然安民之言只是一句空言,以后应以此为戒。”

  他写罢,又看了一回,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拿起下本奏章。

  这本奏章是吴三桂所奏,讲的还是交换佟图赖之事。

  吴三桂在奏章中说女真只愿意归还宁远以南区域和五万北奴,若是明廷不答应,他们就会让济尔哈朗东出,攻打大同等地。

  在奏章的末尾,吴三桂补述了佟图赖的来历,不过也十分简略。

  只是说佟图赖是后金将领佟养正之子,隶属镶黄旗,授正蓝旗都统,以功进世职一等轻车都尉,似乎颇受布木布泰重视。

  朱元璋看罢,心中也不禁有些生疑。

  他原以为济尔哈朗入侵陕西只是李自成的计谋,但从女真的态度来看,似乎济尔哈朗已在陕西站稳脚跟。

  若果真如此,那他就不能再作壁上观了。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又拿起票拟看了看,发现内阁的意见更加强硬,极力反对与女真做交易,主张立刻斩杀佟图赖。

  而朱慈烺则认为五万北奴太少,建议最少应换回十万北奴,同时必须归还锦州以南区域。

  朱元璋摇了摇头,提笔写道:“可放弃所有土地,但三十万北奴一个不能少。”

  “限女真三日内回复,否则立刻将佟图赖押到大同斩首。”

  随后,朱元璋又接连批阅了十几本奏章,皆是钱粮之事,让他眉头频皱。

  不过当他批到倒数第二本奏章时,眉头立时舒展开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