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收刀入鞘_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军务,过个十年八年就难说了。

  可朱见深根本用不了那么久。

  对于皇帝的出格行为,文官们这回是打心眼儿里开心,可以说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皇帝这次动的是武将,且恶心人的汪直也会倒大霉。

  只是……他们还是失算了。

  王越去宣大任职后,立即就递上了辞呈。

  称自己分身乏术,无暇兼顾都察院,请求皇上撤下他的右都御史之职,以便让他更好的为国守土戍边。

  这下,可把文官集团气坏了!

  俺们费劲巴拉地将你拱上去,你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抛弃我们?

  你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

  朱见深可不管那些,连象征性的驳回都没有,直接准奏,并给王越封了爵位——威宁伯。

  这一来,文官们心里更不平衡了。

  他们费尽心血,到头来,全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那可是封爵啊!

  大明非军功不得封爵,除了开国功臣,文官几乎没有封爵的可能,上一个靠着军功封爵的文官是王骥,也是封了爵就跟文官划清界限……

  敢情文官一旦从武,必须得给文官体系一刀两断?

  皇帝你不是戏弄人吗?

  王越你他娘过河拆桥,枉读了圣贤书!

  是可忍孰不可忍,文官愤怒了,这纯纯是戏耍他们。

  一时间,弹劾王越的奏疏如雪花一般,送上了朱见深的御书案。

  朱见深拿出渣男行为,对群臣的弹劾不反对,不接受,不回应,任凭奏疏如暴风雨般袭来,我自岿然不动。

  一律留中不发!

  同时,他开始了针对边镇武将的调整……

  军队有序对调、换防,镇守太监也开始换人……

  权力要流通起来才健康,不然,朱见深也不会致力于改土归流了,权力一旦长时间集中在一人手中,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皇帝,都不是件好事情。

  对边镇施行换防,以便军队更加如臂使指,才是朱见深的最终目的。

  这样做也有弊端,会对军队战力有一定削弱,不过现在的漠北草原根本就不敢进犯大明,所以这个弊端也就不存在了。

  何况,朱见深还预留了两万精锐没动。

  ……

  汪直、王越着实够争气,每隔一段时间就出去打一次,打得草原势力别说进犯大明了,都不敢靠近大明,躲得远远的,二人硬生生将大明的战略纵深,延长了二百余里。

  大明关外数百里,连个放牧的都没有。

  这也着实让草原部落难受不已,日子愈发难过,内部矛盾越来越严重……

  成化二十年,春。

  镇守太监换上新鲜血液的战略完成,军队换防也接近了尾声,汪直的使命也快到了头。

  朱见深开始考虑收刀入鞘……

  汪直得罪的人太多了,看他不爽的人也太多了,文臣、武将、东厂、锦衣卫,就没有不痛恨他的。

  以至于,朱见深稍稍表露一些态度,弹劾他的奏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