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 返京_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这么好运作了。

  更重要的是,新首领能稳得住局面吗?

  李青心里没底……

  但他又无法阻止这些,只能给朱见深去一封信,建议他先观望一阵儿,别急着做决定。

  日子一天天过着……

  中秋这天,李青下令:所有人休息一天,过中秋,吃月饼。

  李青早早就开始为中秋节做准备了,在关内买好面粉、馅料,提前几天就大规模生产,中秋这天,所有人都吃上了月饼。

  李宏不理解,觉得太过小题大做。

  “干爹,一个中秋节,用得着如此重视吗?”李宏道,“停下一天,不知要少开垦多少亩地,少建多少间房舍呢?”

  李青却道:“吃的不是月饼,是文化认同。”

  李宏一头雾水,李青也没有解释。

  忙碌却舒缓的日子依旧继续着,这种生机勃勃场面,仅是看着,就令人无比满足,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田积累的美妙感觉,无法自拔。

  …

  朝廷的拨款到手后,李青加大力度花钱,采买、发工钱、各种激励奖赏……将这些钱,转化成更高效的劳动力,以及货物,通过这些手段,将朝廷拨的钱下放给个人。

  并打通了河套和关内的贸易渠道,且以河套为跳板,辐射草原部落。

  李青致力于让河套成为大明、草原的中转站,进而加大民间货商贸易。

  当然,堪称战略物资的茶马盐铁贸易除外,这是大明朝廷控制草原部落的砝码,不能让民间商贾参与。

  李青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草原上各部落的生存思维。

  ——生存并非劫掠一条路,还能通过草原上特有的物资来交换,比如:人参、皮草、药材……都可以换取他们所需的东西。

  当然,这些还都是李青的愿景,没有成为现实。

  但李青有信心,只要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顶多十年就能达到他的预想。

  …

  没有记忆锚点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土豆的收获,棉花的收获……愈发坚定了各部落的信心。

  过冬粮食够了,棉花产量有限,远达不到人人盖棉被条件,每户只分得了一双棉被。

  感受过棉被柔软、暖和后,他们更加趋之若鹜,对未来更是憧憬……

  耕地已开垦出近七万亩,美中不足的是,有很多都错过了播种时间,只能等来年了。

  但他们并不气馁,那么久的苦难日子都过来了,不差这一年半载。

  各部落都得到了很大实惠,李青也没委屈了明军将士。

  将士们终究是要回大明的,资源、土地这些对他们用处不大,所以李青提高了他们的俸禄,每人每月纹银二两。

  想要资源的人得到了资源,想要钱的人得到了钱,可谓是皆大欢喜。

  …

  冬季。

  羊群已经发展到了一万三千有余,这些曾以放牧为生的部落,早早就收集了足够多的草料,过冬物资准备得妥妥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