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章 土司问题_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祁镇是个行动派,李青前脚一走,后脚他就急召于谦。

  于谦接到召见,立即放下手中事务,马不停蹄地赶来。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

  “免礼,坐吧。”朱祁镇温和道,“以后私下见面,不用行大礼。”

  “臣遵旨。”于谦走到一旁坐下,“皇上唤臣来,所为何事?”

  朱祁镇食指敲打着御案,看着十分老成,“这次出兵抽调的京军太多,京师空虚,朕心不安啊!”

  于谦心中一动,不禁想到之前李青的话,当即奏道:“皇上,不妨抽调些边军,以作拱卫京师。”

  “朕也有此意。”朱祁镇问,“爱卿在兵部任职这么多年,可有合适人选?”

  自从李青来后,朱祁镇对于谦的称呼就从‘老师’变成了‘爱卿’。

  颇有‘小甜甜’变‘牛夫人’的既视感。

  不过,于谦并不在意称呼上的变化,更何况那人还是李青。

  于谦沉吟片刻,“臣建议调宣府边军。”

  “杨洪?”

  “是。”于谦道,“内举不避亲,臣和杨洪有姻亲关系,但臣并非出自这层关系才举荐的他,杨洪能力、品性皆为上乘,可作备用人选。”

  顿了顿,又道:“当然了,这只是臣的建议,仅供皇上参考。”

  朱祁镇点点头,陷入沉思。

  京军最重要的是忠诚,杨洪忠不忠诚不知道,但于谦绝对忠心,杨洪和于谦结亲,二人达成政治结盟,不是什么秘密,且于谦和大多数文臣都不对付;

  若把杨洪调来,那群人文臣必定难受,

  这次废除保举制,虽然获得了初步胜利,但文官集团的权势并未受到波及,只不过从权重从内阁转移到了六部……朱祁镇心思电转,很快做出决断。

  他笑道:“朕对杨洪并不了解,但对于爱卿却是十足的信任,既然你这么力荐,想来他定然不会差了。”

  “皇上决定了?”于谦问。

  朱祁镇点头:“颁布调令吧。”

  “臣遵旨。”于谦拱了拱手,问:“要不要知会一下王尚书?”

  “你觉得有必要让他知道吗?”朱祁镇反问。

  于谦怔了怔,“臣明白了。”

  …

  朱祁镇望着于谦离去的背影,欣然自语:“兵部这个衙门不得不重视,二把手和一把手得有些不愉快才行,可不能让他们上下一心。”

  转念,又想起了今日母后私下召见李青的事,朱祁镇脸上的欣然逐渐敛去。

  他绝不允许,再出现第二个后宫掌权的人。

  “今日的敲打,但愿能让她长些记性,如若不然,我只能让她难堪了。”朱祁镇心中升起一股郁气,面色狠厉。

  书桌上,摊着一张特别的地图。

  这是李青当初从三宝那儿拓印的副本,它并不是大明的地图,而是大明沿海周边,以及东南亚的地形、海岸线……各种地势的汇总。

  “征战暹罗、缅甸不顺,麓川那边的土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