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杨溥:我可以帮你_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御书房。

  朱祁镇双手扶着御案,小脸满是严肃。

  张辅、于谦也都被赐了坐。

  “英国公以为,此次出兵多少合适?”朱祁镇问。

  张辅是军中绝对大佬,且有征交趾的经验,对战争的理解,对东南亚人的士兵素质、作战方式方法的掌握,无人及得上他。

  可以说,现阶段再找不出比张辅还有发言权的人了。

  于谦也不行。

  “八万到十万精兵即可。”张辅道,“多了太耗财力,少了又难保万一,长途作战对士兵素质的要求极高,必须得是精兵。”

  朱祁镇问:“国公还干得动吗?”

  张辅目光一凝,拱手道:“皇上,太祖定了规矩,大明的国公不得插手朝政、军务。”

  “凡事皆有例外,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皆以国公之身份出过征,打过仗,他们能做,你英国公为何不能?”朱祁镇说,“再者,先帝临终前,不是赐予你插手政务之权了吗?”

  张辅拱手道:“之前皇上年幼,如今皇上已能独当一面,若臣再插手,难免贻人口实。”

  “朕相信你!”朱祁镇说。

  于谦也道:“皇上圣明,出征缅甸、暹罗,舍英国公其谁?”

  张辅铭感五内,双眼湿润,“承蒙皇上信任,臣岂可爱惜自己,廉颇六十尚有余力,臣…干得动。”

  “好!”

  朱祁镇大喜,“这次出征由英国公全盘指挥调度,于爱卿要做好后勤,军需调度勿要吝啬。”

  “臣遵旨。”二人拱手称是。

  于谦问:“皇上,此次的监军可有合适人选?”

  “监军?”朱祁镇被这一提醒,才忽然想起,打仗还得有监军。

  他毕竟才十三岁,接触的也都是朝堂争斗、经史典籍,对打仗确实不了解。

  见状,于谦拱手道:“臣举荐李青做此次监军。”

  “李青?”张辅讶然,“他回来了?”

  “英国公也认识李青?”朱祁镇惊诧。

  于谦笑道:“此李青,非彼李青,皇上和国公说的不是同一个人。”

  “这样啊!”张辅点点头,不再言语。

  朱祁镇沉吟片刻,道:“朕对英国公十足的信任,无需监军。”

  “皇上,监军是必需,无关信任与否。”张辅连忙表白,“臣只要作战时的指挥权就可。”

  于谦也想说些什么,但被朱祁镇直接打断。

  “像英国公这样的帅才,监军只会限制发挥。”朱祁镇断然道:“无需再劝,朕意已决。”

  开什么玩笑,他还想着整顿朝堂,改制革新呢,怎么舍得让李青跑去打仗?

  张辅不明就里,只以为这是小皇帝对他信任的体现,不由感动得无以复加。

  “臣定不负圣恩!”

  “好!”朱祁镇亦是振奋,“快到年关了,让将士们在家过个好年,你二人好好准备一下,明年开春大军出征。”

  “臣遵旨。”

  ……

  “李都给事中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