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章 实诚的孩子_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外草原。

  朱瞻基望着蓝天白云,回头看了眼冗长的大军,满脸欣然。

  他十分享受这种带兵出塞的感觉,也对这广袤的草原有着浓厚的兴趣。

  “人生还是太短。”朱瞻基轻声感叹,“若给我百年时间,我定能不动刀兵,逐步将整个草原划归到大明疆域,关内关外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家,不分彼此。”

  草原人口仅有大明十分之一,但面积却异常广阔,它没有城镇,草原部落也不集中生活。

  他们分散的太厉害了,随时能搬迁,单靠武力征服,根本行不通。

  张辅听到他的感叹,拨转马头靠近了些,拱手道:“皇上胸怀大志,臣愿效犬马之劳。”

  昔年汉王谋反,张辅也受到了攻讦,称他和汉王勾结。

  不过朱瞻基并未上套,张辅已是位极人臣,即便汉王上位,又能给他什么?

  所以他依旧重用于张辅,并为其加岁禄,恩遇更胜往昔。

  这也让张辅倍受感动,更加忠心追随。

  朱瞻基笑了笑,“国公今年六十了吧?”

  “过完年才六十。”张辅认真说,“臣还干得动。”

  “嗯…六十岁也不算老。”朱瞻基笑道,“想不想重新掌兵?”

  张辅心中激动,随即又是一凛:“臣并不是那个意思……”

  “哎?无需如此,”朱瞻基笑着说,“朕对老国公从未怀疑过,咱们是一家人嘛。”

  加了一个‘老’字,意思不言而喻,张辅混了这么多年,可不是单纯的莽夫,当即不再多嘴。

  朱瞻基不是不信任张辅,而是后者现在的名头已经大得吓人了。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辅运武臣、光禄大夫、左柱国,这一系列头衔,足以震慑百官,朱瞻基自不会再给其权势。

  朱瞻基拉家常似的说着:“先帝曾言,国公虽武臣,然,知礼过六卿;国公以亲以贤,忠存社稷……”

  朱瞻基夸着,张辅谦虚着,一路向北。

  ……

  瓦剌部。

  伯颜帖木儿以大明皇帝的敕封诏书,顺利接管了瓦剌,有人不服,但明面上还是承认的。

  因为这是大明皇帝封的!

  谁也不敢跟大明对着干,且不说大明的武力,单是给断了贸易,就能让他们万分难受。

  不过,伯颜帖木儿终究是太年轻,没有雄才大略,不善谋划,且没有耀眼战绩。

  他能坐上这个位置,靠的是瓦剌前首领脱欢之子这个身份,以及大明皇帝的敕封,仅此而已。

  而草原上的部落,最讲究的是个人能力。

  他们没有中原王朝那一套,什么天潢贵胄,顺位继承,他们要的是能带他们生存下去的强者。

  除了称汗。

  伯颜帖木儿是瓦剌名义上的首领,但实际上,却无法号令部族。

  他自己也明白这些,可他没有办法。

  昔日那个淳朴憨厚的少年,此刻满脸的愁容,再没了以前的无忧无虑。

  “父王你说的对,还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