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章 流放交趾_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日后,朱瞻基做出决定,流放朱高煦去交趾。

  当然,这是官方说法,真实目的就是让他镇守交趾,给了他部分兵权。

  朱瞻基这么做,并不是基于叔侄情,亦或碍于李青情分,而是出于大局考虑。

  大明太大了,太祖创业,太宗更上层楼,这偌大的江山,让他分身乏术,根本没那么多精力面面俱到。

  他欲效法父亲,着重发展民生,让子民过上好日子,但这样做,也有一个弊端。

  ——未来战略收缩是必然。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要开疆拓土,又要繁荣昌盛,到头来只会两头都丢。

  朱瞻基是个明白人,与其将来交趾失去控制,还不如交给朱家自己人。

  即便他日交趾真离大明而去,那也无甚打紧,毕竟……肉烂在锅里。

  王府。

  朱瞻基亲自宣读旨意。

  汉王一家凄凄惨惨,不停地抹泪,在他们看来,流放交趾和杀了他们没多大区别,甚至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

  古人的乡土观念超级重,落叶归根是所有人的夙愿。

  而朱瞻基却让他们终生不得踏入大明一步,这对他们来说,比死还难受。

  他们宁愿流放广贵。

  朱高煦却不这么认为,他虽憨,却不傻,大侄子此举,无疑在逼他自立。

  他有些不敢置信,“你真让我去交趾?”

  “嗯,你犯下如此罪过,流放交趾已是便宜了你。”朱瞻基阴沉着脸,“去不去可由不得你。”

  这一次,朱高煦没有再回怼,目光炯炯的看着他,“你可想好了?!”

  “君无戏言!”朱瞻基淡淡道,“你收拾一下,限你三日出发,不然…休怪朕无情。”

  朱高煦沉默少顷,“不用三日,明儿我就走。”

  朱瞻基警告道:“记着,终身不得踏入大明一步,否则朕必杀之。”

  ……

  汉王流放的消息,在朝堂传开,群臣一下炸了锅。

  都是人精,他们太清楚这样做的后果。

  群臣一致反对,态度坚决。

  这次,他们倒没什么坏心思,只是单纯地为大明着想。

  事实上,大明的官员确实贪腐成风,甚至并不那么忠于皇帝,却十分忠于大明。

  除了家国情怀外,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吃的是大明的饭,真心不希望大明倒了。

  昔日朱棣靖难,他们心安理得地继续当官,且能继续当官,是因为朱棣是太祖亲子,大明还是大明,只是换了个皇帝而已。

  但朱高煦流放交趾就不一样了,若有朝一日,汉王后裔带着交趾大军卷土重来,那大明还是大明吗?

  尽管可能性小的可怜,尽管他们自己看不到那天,可他们不得不为子孙后代着想。

  虽说大明录取官员是靠着科举,但世袭风气依旧盛行,老子当大官儿,通常儿孙也能做个小官儿。

  “皇上以德报怨,其胸襟气度实令微臣钦佩之至,然,此举无疑放虎归山,祸患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