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8章 谁还没些不光彩的过去啊?_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往日好了很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行礼。

  “众卿平身。”朱棣中气十足,仿佛还能再战二十年,“夏爱卿,南民北迁的国策进行的如何了?”

  夏原吉出班:“回皇上,目前总迁徙人口达近百万,其中陕.西、河.北、甘.肃,占七十余万,迁往辽东的百姓有二十万。”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开荒了多少耕地?”

  “耕地时时在变,”夏原吉道,“上个月统计,共计开垦出四百三十余万亩,这其中有很多耕地都还达不到良田标准,不能种小麦、稻子,但种植永乐米、永乐豆,产量并不低。”

  顿了下,“其中大半百姓,已经可以几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扶持了。”

  “嗯,很好。”朱棣脸上喜色更甚,“南民北迁的国策不能停,且要加大力度。”

  “皇上圣明。”夏原吉拱手道。

  群臣异口同声:“皇上圣明。”

  这群人学精了,没一个敢唱反调,个个选择隐忍。

  ……

  奉天殿广场,龙辇、锦衣卫,天子仪仗准备就绪,从奉天殿走出来的群臣见状,心中都有所明悟。

  但,谁也没有说话,静静离去。

  朱棣在奉天殿静坐了会儿,来到广场时,小胖、朱瞻基已恭敬候着了。

  “你们怎么也来了?”

  “爷爷,我们陪你一起。”朱瞻基轻声说。

  “我看你俩就是想偷懒。”朱棣哼道,“李青那厮呢?”

  “他说龙辇坐不下,先一步去了长陵。”小胖解释,神色有些受伤:我有那么胖吗?

  朱棣脸色臭臭的,“给他脸了,真当龙辇是他家的不成,朕就没打算让他坐。”

  “走了。”

  “爷爷慢点儿~”

  ……

  另一边。

  李青、朱允炆一人一骑,往长陵进发。

  “四叔为何把皇陵定在这么偏的地方?”朱允炆问。

  “因为这儿离居庸关近。”李青解释:“他怕死后那群人嚷嚷着回去,所以才把自己埋这里,居庸关是大明的门户,昔年,他是燕王时,就在此守国门,死后葬在这儿,也算是一种精神寄托吧。”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