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 朱棣的应变_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赶赴山.东益都,唐赛儿的白莲军坚守险要,卸石棚寨。

  安远侯观地势险要,强攻损失惨重,故围而不打,断其水粮。

  白莲军凭险而守,然,山高无水,没多久就支撑不住了,唐赛儿无奈乞降。

  朱棣看到奏报,长长舒了一口气,事态总算是稳定住了。

  李青也轻松不少,也明白,此次过后,将再无人敢反对迁都。

  但很快,事情就迎来了反转。

  唐赛儿以‘寨中食尽,并且无水’为由诈降,将明军主力诱骗至城东有水的地方,而后集中兵力,趁夜向明军发起进攻,杀死都指挥使刘忠;

  当明军主力回援时,唐赛儿已指挥白莲军从容转移。

  与此同时,诸城、安丘、胶州等地,先后出现十几支起义军,后被唐赛儿逐一收编,白莲军一度达到两万余人。

  事态正式走向失控……

  这时,朱棣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永乐大帝的风采尽显。

  他力排众议,否定了所有人的建议,包括李青的立即增援提议。

  朱棣下达谕令:新都建造工程全面停工,工匠遣散回家,先一步止住民间舆论,让白莲军无法借着反抗暴政的机会,发展壮大;

  同时,令蓟州、真定、济南……等地军队全面戒严,将防止事态持续恶化。

  以上两条谕令过后,直接掐断了白莲军的生存空间,同时,将白莲军牢牢困在了即墨附近州县,根本不给其流窜的机会。

  当此时也,朱棣这才下令,山.东卫所军,前去镇压叛乱。

  谕令下达后,在山.东沿海负责防备倭寇的都指挥卫青,率先带兵赶到。

  卫青和安远侯相互配合,前后夹击,白莲军腹背受敌,不到数日光景便大败,四处逃窜。

  大明军队的战力,根本不是起义军能比的,两万多人的队伍,被不到八千明军杀的片甲不留。

  仅这一战,便诛杀白莲教两千多人,俘虏四千余人,其他卫所兵还未赶到,大事就此定矣。

  唐赛儿起义来得快,去的也快,从起事消息传到京师,到势大,再到被镇压,前后总共月余时间。

  动乱被镇压后,接下来,便是清算的时候了。

  朱棣不是心慈面软之人,这次的动乱根本不是民变,什么只惩恶首,胁从不问,白莲教都冒出来了,再不杀还留着过年?

  于是乎,所有俘虏全部被砍头,这还不算完,他们的妻小被官府没收为奴,男丁沦为工奴,女丁沦为官妓,永世不得翻身,子子孙孙皆如为奴。

  朱棣要树立典型,震慑天下!

  让全天下看看,加入白莲教的下场。

  这就完了?

  不,还有!

  山.东布政使、参政、参议、按察使、按察副使、佥事……所有高官皆斩!

  ——罪名是包庇、放纵叛乱。

  但朱棣的怒火远不止如此,他以此罪名,开始彻底清算,凡是白莲军去过的地方,地方县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