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四〇章 挣扎的流民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他没办法。

  很多事情,他不做的话,朝廷也会将他换掉,找一个听话的人来做。

  现在山东地界上民不聊生,他当然知道。朝廷的大军要吃饭,皇帝要面子。

  户部必须要全力保障前线大军的供应。

  至于后方的百姓交不起税饿死,只要皇帝看不到,他们就不管。

  张亮基叹了一口气说道:“让大军不要管这些流民,放他们过去。让他们去消耗白莲乱匪的粮食。”

  仗打到现在,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一批白莲教有问题呢。

  从来没听说过白莲教手下的乱民大规模装备火枪的。

  他们不是应该光着膀子,喝下符水,然后嘴里喊着“刀枪不入”冲上来送死吗?

  现在这批白莲乱匪。他们甚至会挖掘战壕,设置掩体,建立阻击阵地。

  清军反复冲击,每夺下一处阵地就不知道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张亮基一直从事剿匪工作,从云南到湖南再到山东。

  他见过云南的回回、湖南的太平军,也去会过捻军,但是从来没有哪一支乱匪比这支白莲军更难对付。

  最可恨的是这些白莲军的物资补给比他们还要好。

  自己这边的士兵连稀粥都喝不饱,而人家吃的是干饭,还有咸鱼和海菜。

  这让清军的士兵颇为不满,为什么自己身为官军却连一群乱匪都不如。

  “巡抚大人,属下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手下的一名年轻的幕僚鼓足了勇气说道。

  有些话总要有人来说,有些话不吐不快,但是有些话说出来可能要掉脑袋的。

  “唉,说吧,在我面前不要顾忌。”张亮基大概能够猜到手下要说什么。

  “大人,对面的白莲军估计是姓了华了。胶东沿海港口众多。为何他们扶持白莲军,而不自己出动呢。据说当初海匪触动水师都打到天津,将林凤祥那股太平军给撤走。”

  “现在他们为什么守在徐州城不动。听说都兴阿将军在扬州大败,全军覆灭。海匪为何不乘胜北上。徐州城依然在以守为主。大人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这幕僚看起来只有二十几岁,实际上已经三十好几,只是白面书生,看着年轻而已。

  这个幕僚的名字叫田宇,乃是湖南人,是张亮基从湖南带出来的少数几人之一。

  这人的名气比左季高差远了,但是颇有谋略,最擅长揣度人心,深受张亮基的信任。

  “太虚,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你不要忘记了,我是一名汉臣,而且是地方大员。那些京官可以口无遮拦地上书皇帝班师回朝。但是我不能啊,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人歪曲。因此我要少说,少做,只能执行皇帝的命令。皇帝让咱们回来剿匪,那么咱们就剿匪。如果皇帝觉得我做的不好,那么可以撤了我的职。至少性命无虞。”

  张亮基的一席话深谙明哲保身之道。

  “大人,我明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