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一一章 突袭青马群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咸丰四年九月十五日,随着董良一声令下,华族的大军倾巢出动,开始了天京之战。

  这是华族首次主动向太平军开战。

  没有宣战,没有任何的预兆。

  青马群营寨笼罩在夜色当中。

  营寨的木制营垒依山而建,与山势融合,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相当专业的营寨。

  古代的武将都有一些家传的秘辛,在那个时代没有军校。

  武将们将自己的技能整理出来,或者是用口口相传的办法传给自己的后代。

  其中包括武术战技、兵器的运用、工事营垒的修造、战术与兵法等等。

  从这个营寨的修造来看,督造它的武将一定是有家学渊源的。

  无论从山下的哪个角度进攻这个营寨都会遭受营寨的反击。

  而从这座山的山顶上进攻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这难不倒护卫军,因为建造这座营寨的人并不知道,武器的进步会如此之大。

  火炮这样的庞然大物到了华族这里就变得轻便起来了。

  一干米外的另外一座山峰边上。

  一支百来人的突击队正在爬山。

  他们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赶到了这里,有四个小队先被派到两端路口埋伏。

  因为这条路上,每天早上都会有清军的巡逻队。

  朱燕青就是这支突击队的指挥官,他们的任务是将十门迫击炮和四十具火箭弹搬到山顶上。

  突击队中的队员,无一不是膀大腰圆,身强体壮的精锐战士。

  宽松的作战服在膝盖和胳膊肘的位置被加厚,战士们毫不吝惜地让衣服摩擦到山坡上的灌木丛。

  江宁周围的山都不算陡峭。

  这里是紫金山的一部分。

  据说当年朱元璋见到这座山上有龙气环绕,因此定都南京。

  满清之后,改名为江宁,但是这里一直是汉人心目中的南京。

  直到现在这里依然被视为南方的中心。

  这就是六朝古都的底蕴。

  “抓紧时间,我们突击队,不能拖后腿,大部队到来之前,咱们的迫击炮必须要就位。”朱燕青对身边的弟兄说道。

  他们都是各个部队中的精锐,能够进教导队的士兵,哪一个不是想要做将军的?

  因此朱燕青只要简单说说便可。

  在清晨爬山有一个缺点就是露水太多,不一会儿,很多战士的衣服就被打湿了,九月的早晨已经有些冷,尤其是衣服湿了之后,被风吹过。

  但是正在爬山的战士,身上早就热起来了,这样的凉风正好让战士们凉快一下。

  这个季节也有好处,那就是赶路的时候很少会碰到蛇这样的冷血动物,即使是碰到,也是那种被冻得行动迟缓的蛇。

  一支五十人的清军巡逻队从东向西,出现在山脚下的路口处。

  突击队还有一些装备没有运送到山上去,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清军发现。

  突击队埋伏在路口的士兵只有二十人,他们需要用二十人挡住这五十名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