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九九章 茅山道士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州府金坛县与江宁句容县之间,茅山横亘在两者之间,这里历来是道家重地。

  传说中的茅山道士擅长收复邪祟,不过是以讹传讹。

  因为这一派的道士属于正一道,主修符箓,擅长做法事,花里胡哨的道具和法事流程让他名声在外。

  他们想要接到更多的活儿,自然要编出一些故弄玄虚的故事来博人眼球。

  这些故事都是一些神神怪怪的内容,百姓乐于去传播,生活中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与故事中的事情对号入座。

  而这些故事中,能够施法的道士最后总是代表正义一方去消灭邪祟妖魔鬼怪。

  茅山的总面积大概有两百多平方公里,这里的山势平缓,连绵不断。

  正好位于金坛和句容的交界处。

  是常州通向江宁的要地。

  这里之前在江南大营的控制之下,是江南大营封锁天京城的一个重要节点。

  但是随着护卫军拿下苏湖地区之后,这里就处在了护卫军与太平军的包夹之下。

  四月份的时候,江南纵队总司令刘丽川下令手下潘启亮部对茅山的清军联营发动了突袭。

  护卫军手中的迫击炮,和小型榴弹炮对清军的木制营寨杀伤力巨大,而且可以在山地部署。

  潘启亮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占领了这里。

  不过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护卫军突然没了动静。

  因为那个时候江南纵队主力被调到了湖州。

  华族正准备和平收复浙江。不过董良并没有放弃使用武力。

  要是那时候黄宗汉突然哪根筋不对,想要跟护卫军死磕到底,董良可能就真的从苏湖、福建、东海三个方向同时出兵,收复浙江。

  华族已经在江北和苏湖地区打开局面,那么就不可能继续留着浙江。

  而且此时的华族已经完成了准备,不需要继续韬光养晦。

  董良巴不得声势搞得更大一些,这样会有更多的人主动投靠华族。

  时间进入了九月份,茅山上的菊花都已经盛开。

  正是登高祭祖的时候。

  茅山上的九霄万福宫中,一个穿着青衫的青年人在一众身着绿军装的军人簇拥下进入了大殿之中。

  在他的身前,万福宫玉清真人就跟一个引路的门童一般。

  这个年轻人正是消失了多日的董良。

  “当年东晋时,衣冠南渡,让道教在东南发展兴盛。先有龙虎山,又有茅山。”董良看着大殿中摆设的各路神仙,眼中并没有什么敬意。

  这些神仙都是死的,没听说哪一个能够投胎转世。

  藏地的活佛据说有这样的法门,但是董良知道那都是故弄玄虚。

  不过他自己却是实实在在的转世之人。

  这么看来自己可比神仙还要厉害。

  因此他看这些塑像,心中满是鄙夷。

  玉清真人胡子花白,但是红光满面,腿脚灵活,爬山的时候,都不带喘。不管怎么说,人家养生确实养的不错。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