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七二章 机构改革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般,有不听话的就要抽一鞭子。

  所以要改变吏治,首先要让这些百姓明白官府是干什么的,官员不是父母而是仆从。

  法部在华族的各部中是最低调的。张大带领法部在华族从上到下建立了一套裁判体系。

  另外,法部还网罗了一大批律法人才,他们起草了大量的律法草案,为华族律法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医部也算是一个低调的部,不过却做了许多大事儿。

  现在华族的医部有自己的医学院校,有自己制造成药的工厂。

  董良积极地推进中成药发展。改变中药使用困难的情况。

  医部还建立了遍布整个华族的医疗体系。从城市一直延伸到乡村。

  按照董良的要求,就是每个村落至少应该有一个医生,哪怕是赤脚医生,也比没有要强。

  这可以说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而且董良还支持尚云开创了护理学专业。在医学院中招募女子学习护理。

  这件事情要是没有的的支持,根本就冲破不了封建礼教这层枷锁。

  学部的总长现在是广东的大儒陈澧。他担任总长之后,积极推进教育改革。

  革除了原本的八股文教育,不过儒学依然是重点学科。

  但是陈澧打着复古运动的旗号,倡导要建立新儒学体系,将儒学更名为国学。

  他希望改变自北宋以来,儒学逐渐自我封闭的局面。恢复儒学在汉唐时期的开放包容。

  而杨瑛瑛则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蒙学的建设上来。

  她一个女子,跟孩子打交道正好。

  不过除了蒙学,华族还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开办扫盲班。

  这都需要大量的老师,这些人的薪水,培训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也是陈澧最佩服董良的地方,从来没有哪个上位者愿意拿出那么多的钱来搞教育。

  尤其是华族现在都还没有推翻满清,自己都还处在不安全、不稳定的状态。

  暗部的事情很多都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不过孙延平还是要捡一些紧要的事情向大会做汇报。

  华族渐渐形成一种惯例,那就是官府的高层定然是从复兴会的理事中产生。

  华族的大政方针都是由复兴会制定,然后交由官府去贯彻执行。

  董良对暗部的工作也有交代,那就是暗部应该积极地走出去建立海外情报网络,还要与总司令部加强沟通合作。

  这将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暗部到海外,其实也意味着华族正式睁开眼看世界。

  但是这个事情并不好做,海外的华人太少,此时要是有一个华人出现在欧洲的街头,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会上,董良还对华族的中枢进行了改组。

  新组建了内政部、交通部和邮驿部。

  邮驿部由之前的邮驿局升级而成。

  这一块的摊子实际上非常大,邮驿系统涉及到的业务又非常的广。

  不仅仅有传统的送信业务,还有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