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二五章 福建战场(一)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宁府的名字来源于福安、宁德两县的首字,与福建的很多地名一般,这个名字非常的吉利。

  但是当兵灾来临的时候,这名字再好也没有用。

  董良在与五支队、教导队分开之后,带着六支队与炮兵大队一路沿海南下,经过太姥山、清湾镇,直接杀到了霞浦县城,这里也是福宁府城所在。

  城内刚刚接到北边的溃军的报告,护卫军就杀到了城下。

  董良带着大队人马到达城下的时候,府城的四门已经紧紧地闭合。

  作为一座沿海城市,又是福州北边的门户。

  福宁府相对富裕,这里是福建的北大门,是北上的商旅必经之地,因此商业相对繁荣,又加上其为沿海府县,地势相对平坦,农业也比较发达。

  但是,董良一路行来,发现这里的百姓生活却非常贫苦。

  从村庄的大小来看,这里的人口密度已经相当高,这也许就是他们贫穷的原因。

  府城内的清军严阵以待,城外到来的四五千贼军却没了动静。

  董良让大军在城北一字展开,做好进攻的准备。

  自己则将指挥部设在大军的后方。

  此时他正坐在一张马扎之上,身边是十几个少年班的学生。

  “从沙埕湾登陆到现在,你们都有什么感受?”董良竟然在大战之前考校起了自己的学生。

  王小虎看向自己的老师,他知道老师是真的不担心眼前的战事。

  其实,王小虎刚才也观察了一下,这福宁府城外的护城河还是比较宽的,水量也很充沛,想要攻进城去并非易事。

  而这次进军又要以快打慢,要不然福州城就有充足的时间准备防御了。

  像是福州城这样的地方,要是全力准备的话,能够守上很长时间。

  护卫军耗的起吗?

  “老师,我看到这里人口非常稠密,生活穷困潦倒。在一个路过的村子中,我做了调查,村子里的人有九成是佃户,土地兼并的情况非常严重。这里的土地严重不足,平均每户人家租种的土地不到十亩。”说话的是苏达。

  苏达非常聪明,也非常刻苦,他记得董良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发现问题之后不要仅仅靠脑子去凭空想象,要深入实地去调研。

  一路上苏达都会跟随军队去路过的村子贴布告,宣传华族的政策,让百姓安心生产。

  他会有目的地与这些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老师,我认为,我们即使在这里进行土改了也改变不了根本问题,这里的土地矛盾已经上升为人口过多与土地过少之间的矛盾,去除地主剥削的那一部分依然不能满足百姓需求。”

  董良点了点头,面带微笑地问道:“那你觉得应该如何做?”

  一旦进入了老师的角色,董良的状态就非常好。

  就是眼前的战事都更加的明朗。

  他现在可不是在装逼,而是在等…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