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八〇章 华族吴人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国贵族在自己国家灭亡之后,乘船漂流到此地的登陆之处。

  这些贵族到达此地以后,扶桑社会就开始进入了建立国家的时代,此前都是原始社会状态。

  东汉时期,光武帝还曾派人前来此地,当地使节也曾派人到当时的东汉首都洛阳进行上贡。

  据说这也是当时此处第一次与中国进行联系,当时的光武帝还曾给过他们一枚金印,上面刻的是“汉倭奴国王”,其实古代汉语中“吴”与“倭”正是读音相连的汉字。

  后来也出现过与“吴”相近的读音,都为此地遗留的人提供了一些历史条件。

  到了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扶桑天皇与中国建立了较为友好的关系,多次派使臣前来朝贡。并且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扶桑贵族亲自承认是吴太伯的后代。

  另外在我国的一些史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比如《北史》、《路史》、《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都曾介绍过这个历史事实。

  而且,几乎每个历史王朝扶桑地区都曾派使者前来朝拜并且都曾承认过是吴太伯的子孙后代。

  包括扶桑地区也曾编撰过一本书名为《新撰姓氏录》,从书名我们就知道是介绍姓氏的书了,上面也曾明确记载过当时“吴”、“吴人”、“吴羽”等姓氏一般都是吴国当年逃亡来的贵族的子孙后代。

  另外扶桑还有一名人类学专家长谷部言人也曾分析过自己国家的不同县区的血型,也有证据表明当年逃亡来的吴国贵族的确到了扶桑。

  并且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扶桑天皇中也有吴国人,历史记载中,曾提到过有一名扶桑僧人曾在元朝时期前往中国大陆学习佛法,在他自己撰写的《扶桑记》中就提到过当时的扶桑天皇正是吴太伯的后代。

  后来在其他扶桑人的书籍中也发现了很多这样类似的说法,比如当时的大儒林罗山父子写的《神武天皇论》等书,也记载了这一历史事实。

  公元1700年,扶桑著名学者松下见林在他自己撰写的《异称扶桑传》中也曾提及了当时扶桑建国之始的天皇正是吴国逃亡此地来的贵族。

  此书中开头就介绍了当时很多扶桑人自己也觉得自己的祖先应该是来自中国地区的扬子江附近,并且他们也认为当时的扶桑天皇就是中国的吴国贵族逃亡到此地来的人。并且当时很多扶桑地区的文化都是来自中国当年的吴国地区,这在扶桑国家很多学者也是认同这一点的。

  并且我们也都知道扶桑的和服就是当年吴越地区服饰,只不过后来传入了扶桑经过了一点加工改良就变成了扶桑自己国家的和服文化。在扶桑,和服又被称为吴服。

  民国时期,军阀吴佩孚曾参加过一次晚宴,当时这次晚宴中就有很多来自扶桑的使官,当时他也许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是秀才出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