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九章 史书是胜利者的清单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膝盖和脚踝的疼痛,甚至可能导致关节疾病和骨髓损伤。这种行为也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其他问题,如头晕、呼吸困难和甚至影响心脏。

  最后,行跪拜之礼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负担。试问有几人真心愿意对别人行行跪拜之礼呢?

  在大部分情况下跪拜都是一种强制行为,这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和压力。这种行为可能会对某些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负面影响,并且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社会和自己的身份感到不安。”

  “元首,您说的这些理由都没有问题,上古时期确实如此,但是民拜官,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您又如何去用不可考究的上古规矩,去反驳已经存在几千年的规矩。”

  赵国栋似乎跟董良杠上了,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董良其实也就是在门口随口一说,毕竟没有几个人真的喜欢给别人下跪。

  “赵先生看的历史,不一定就是真的历史,就如同这满清朝廷编写的明史,其内容就真实吗?如果真的是这个样子,满清初年为何又弄出明史案,因为一部明史,弄得人头落地?”

  下面的学子们,本就是一头雾水,原本以为这位所谓的华族元首过来不过是讲一通空话,看在其为府学以及各家书院送来经费的份儿上,就坐下来听其说说。

  然而没想到,这人一进来就与书院中最死板的赵教谕辩论起来。

  这辩论的内容还是关于跪拜之礼的。

  照理说,作为一个上位者应该是要维护这一规矩才对。

  现在却反了过来,需要跪拜的赵教谕成了维护者,那个华族的元首却成为了反对者。

  众人乐得看这场好戏,只有学正张远芳担心董良说不过赵国栋,最后恼羞成怒,让府学断了供奉。

  “史书是胜利者的清单,就像我董良现在控制了东番岛,那么我可以花钱组织一帮子人编写史书,自然是按照我的要求,然后我再在印刷作坊中刊印出来,让学院的学生都要读我编的史书,如此经过了几代人之后,大家是不是都觉得这些是真实的历史?”

  董良的一段话,独辟蹊径,让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

  是啊,虽然说起来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在座的都是读书人,大家并不笨,也有一定的见识。

  “元首,您这是小看了读书人的骨气,不要忘了还有太史伯这样的人,他们宁愿去死也要用自己的笔将历史给记录下来。”赵国栋随手就又找到理由反驳董良。

  太史伯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齐国时期,有一个大夫叫崔杼,他杀掉了自己的君主齐庄公,自己坐上了王位。

  这时,作为史官的太史伯就按照事实真相记下了弑君夺位这四个字。崔杼自然不愿意,他让太史伯修改史料,将齐庄公改为病死,不管崔杼怎么说,太史伯坚决不改。

  最后,崔杼就杀害了太史伯。按照当时的规矩,由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接任太史之职。但是他依然做出了与哥哥一样的选择,然后同样被杀。接下来是老三,太史一家坚持史家的原则。

  直到老三被杀,老四接任太史,依然如此。崔杼这才放弃篡改历史的想法。

  赵国栋以为,这次董良无话可说了,殊不知,他正好引出了董良接下来要说的话。

  “是啊,读书人的骨气,赵教谕所说的太史伯是史家的风骨,那么我们再来说说满清读书人的风骨。众位觉得明清以来,读书人的风骨还有多少?是大明一朝的党争误国,还是大清一朝的奴颜婢膝?”

  董良的话,一针见血,句句诛心,治重疾需要用猛药。

  满清一朝对华夏最大的伤害就是其奴化政策。

  正是这种奴化的政策,让原本充满血性的华族,在近代列强不断入侵之下,逆来顺受。

  正是这种奴化的政策,让华族经历了百年屈辱。直到今天依然是余毒未尽,有些人依然在崇洋媚外,觉得西方的空气都是自由的。

  甚至出卖自己民族的利益,以博取洋人的欢心。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