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开宗立派_从综武开始:武道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开宗立派

  因为,朱杞的这四句话是圣人之言。能说出圣人之言的人,称一句小‘文宗’也不为过。

  感受着聚集过来的目光,朱杞只能无奈的扯了扯嘴角。

  朱杞今日来参加诗会,本就是扬名,但这名扬的委实有些大了。不过,事到如今,朱杞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朱杞抬步上前:“见过母后!见过皇后!”

  太后看到朱杞越众而出,脸上的笑意几乎快要溢出来了!至于,一旁的皇后则是瞪大眼睛,一脸震惊的看着朱杞。

  “朱杞孟浪,扰了诗会,惊了母后,请母后责罚!”

  太后再也压抑不住笑意,上前拉着朱杞道:“哈哈!你今日给本宫一个天大的惊喜啊!”

  朱杞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不知该如何回答。

  熟知朱杞秉性的太后,见朱杞表情便知其想法,朱杞这么多年不出王府,太后又不是不知。但是,现在她可顾不了朱杞的心思,‘文宗’对大明帝国太重要了,一旦朱杞有了‘文宗’之名,那大明帝国的发展便会更加顺畅,到时候,会有无数人才涌入大明帝国。所以,即便朱杞不愿,太后也要为期做实‘文宗’之名。

  太后拉着朱杞,笑呵呵的道:“老九,还不见过诸位先生,今日你惊扰的不是本宫,是诸位先生。”

  太后现在不仅对朱杞上心,对院中的大儒也极为上心。

  毕竟,朱杞究竟是不是‘文宗’,还需要院中的十几位大儒确定。

  当然,这十几位大儒认定朱杞是‘文宗’,只是第一步。

  ‘文宗’之名太重,历史上有好几位被部分大儒认定的‘文宗’却得不到其他大儒的认可。不过即便如此,这样的伪‘文宗’也会给一个帝国带来巨大的好处。

  而且,朱杞的‘文宗’名号不仅有益于帝国的发展,更利于皇室的传承。

  因为,哪怕是百年、千年后,大明帝国覆灭,朱杞一脉的子孙,也无人敢动。

  ‘文宗’一脉可是受天下文人庇护的。没有任何一个帝国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让其绝嗣。

  也就是说,只要朱杞有了‘文宗’之名,大明皇室的血脉万年之内绝不会灭绝。事关皇室传承,由不得太后不上心。

  按理说,‘文宗’如此重要,一个帝国只要有数十位大儒认可便可制造一位‘文宗’。

  但是,联合大儒不难,难的是这位‘文宗’的文道境界要达到‘文宗’的标准,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圣人之言呢?境界不到,想写出圣人之言,根本不可能。没有圣人境界的‘文宗’根本不会被天下文人认可。

  “朱杞孟浪,惊扰了宋师,是朱杞之过也!”朱杞首先对着宋濂说道。

  宋濂不仅是此次诗会的主评委,还是朱杞名义上的老师,朱杞自然第一个向宋濂行礼。

  宋濂紧紧盯着朱杞道:“老朽惭愧,赵王之才乃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