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系统_带个系统重生的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小县城,县里的农民,每人都有几分田的口粮田,只是在这个偏远的农村,现在的青壮力都不愿意在家务农,每年的口粮田种植下来最多也就只能糊口和满足家里的基本开销,所以通常青壮都选择外出打工,去寻找更多的机会,只留下一少数部分不愿意离家或者家里有困难无法离开的壮年,最多的的就只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在家。

  每年的很多农民为了多些收入,就会将那些外出打工,家中没法种植的农田包下来。

  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也不愿意将家里的农田闲置,总想着等到老了,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回来也还有一点点口粮。所以只要有人愿意种,基本上都是不给钱也愿意让人种上水稻。

  在家务农的这些人家,虽然家里人口不多通常是一对夫妻,种植着六七亩的水稻,有点甚至种植十多亩。

  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他们外出打工已经不好再找工作了,而家里通常小孩比较多,还在家里读书,甚至于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一年到头离不开人。

  家里大的小孩已经外出打工了,而小的正在读书,现在正是收获时节,这几天不将已经成熟的稻谷收了晒干,一场秋雨,就有可能让已经熟透的稻谷倒地,到时候减产减收是肯定的了。

  这就是“双抢”,真的是在跟老天爷抢时间。

  那些种十来亩水田的,想完全靠人工来收,那就只能叫左邻右舍来帮忙来收购,然后自己死命的干,最后左邻右舍家需要收割的时候就得全家出去还这些工。

  所以在这个时节,早上天还没亮,四点多的时候就要起床,然后通常要干到晚上九点多。

  六七十的老人家要在家搞饭菜,还要帮忙在家把那些已经收回来的稻谷晾晒。

  那些四五十的主要劳力,他们在收割到时候是收割主力,在用脱粒机的时候是脱粒的主力,在挑稻谷回家的时候,是挑夫的主要劳力。

  那些留在家里的二三十岁的青壮,有可能是在附近乡镇上班,然后收割时节请假回家,他们的任务就是干体力活,还需要维修那些脱粒的柴油机,这些比较有技术的事情。

  那些还在读书的,在这种时候都不能幸免,四五岁的小孩,在这种时候都会跟着去一起农田,割稻谷的时候就拿着镰刀在一个角落练习“刀法”。

  脱粒的时候,需要帮忙递着成捆的稻谷,所以在农田里面,看到一个小不点抱着跟自己等高的稻谷,然后在没过大腿的田里奔跑也不要觉得奇怪。

  收稻谷的时候全家老少都得行动起来。

  赵东升坐在家里遮阴的房檐下,手里拿着一根笔直的竹枝,有一下没一下的晃荡着,屋檐前面是一大块的晒谷坪,上面晒着今早收割机收割上来的稻谷。

  他们家今年种了三亩地,他家有一个爷爷,然后他爸妈,再加上他和他三个姐姐,家里有七口人,按理说有将近六亩地的,虽然这其中赵东升和他三姐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只是在近两年才开始分地给他们。

  他家合计有5.6亩地,但是有些地因为比较偏,然后近几年赵东升的父亲赵辉煌因为日子过得宽松了,三个女儿都已经外出打工了,偶尔还能邮寄回一些钱来补贴家用,目前只有赵东升需要每年的学费。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