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9章 没个好消息_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涉及到热力学知识和能源供应却不是问题,有崇祯皇帝在就成。

  但是,如果不是以国家意志来搞蒸汽机的话,那就更难了。因为这个时候就算搞出了蒸汽机,那肯定也是很贵的,一般谁会用?指不定压根就没人会用,人工反而更便宜,并且也不会有需求到要用蒸汽机的地步!

  不过崇祯皇帝牵头搞这个,那就没问题了。一道旨意,就能调集来各行业最顶尖的能工巧匠,可以花费巨资去做好每个方面,炼钢,打造机械加工的车床等工具等等,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在这等条件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东西,基本上都能捣鼓出来。

  搞出来的蒸汽机,也不用要求热效率像后世二十世纪那样好,贵也没事,用在军工方面,反而是能节约极大成本。

  此时,有崇祯皇帝在,他详细解释原理,其中的学问以及要用到什么样的工具,怎么去做出来,这些事情一件件说出来,让遇到困难的宋家三父子非常感慨:怎么天大的难事,到了皇帝这里就非常简单呢?

  说真的,他们三父子在行业比试中包揽了多行业的头三名,自认为杂学方面,他们肯定是大明朝的翘楚了!

  可如今,他们才算是知道,这杂学的学问,他们和当今皇帝比,那只能是高山仰止!

  最为关键的是,皇帝知道这个杂学的原理是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会引发哪些巨大的变化。

  而他们呢,其实最多是对大明朝已经有的一些杂学的总结而已。并没有去深究其中原因和由此会引发什么,能改进到什么程度等等。

  这么一对比之下,宋家三父子在皇帝面前,那是乖得如同后世幼儿园的学生一样,对当今皇帝的敬仰之心,那是滔滔如同黄河之水连绵不绝!

  面对宋家三父子,崇祯皇帝也难得有兴致一下说了后世好多基础性的学问。说了能懂,那说得就舒服;要是说了不懂,说了不懂的话,谁都不会有心思长篇大论的。

  不知不觉间,崇祯皇帝竟然和宋家三父子一直说到了傍晚。

  看看天色不早了,崇祯皇帝才算收了谈性,对他们三人说道:“朕给卿等一道旨意,可去各衙门调动伱们想要的人手,调动能工巧匠,朕只有一个要求,就按照朕所说,尽快完成!”

  他不可能亲自去做,该说的都说了,也给了他们最大的权力,他就只要一个结果。

  宋家三父子都是亢奋,当即很有自信地领旨谢恩。他们三人的心中,也都是发誓,一定不负圣望!

  ………………

  再说满清这边,自从向明国派出水师之后,满清上下一直在期待中.八旗子弟聚集茶楼饭馆时,都会讨论下水师可能的收获。

  对他们来说,一千多艘战船,而明国的东江水师连他们一半都没有,打起来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消灭了东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