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 仗有的是_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消耗,伤到了民生之根本,而后大汉朝由盛转衰。

  可是,就如今朝廷打了几年仗,百姓却是越过越好,这可真是违反常识了!

  仔细去想想,他终于明白过来,第一是皇帝亲征,都是以少胜多。每次征战的军队,大概就在五万左右,对于粮草物资和后勤供应的压力就少。

  另外,这几年打仗的粮草物资来源,都是非正常来源。

  能以少胜多,这是皇帝的本事,可是粮草物资的非正常来源,却是不可持久的。

  于是,他便立刻奏道:“陛下领兵打仗,能以少胜多减少粮草物资供应,这是陛下的本事。可其他将领,未必能有陛下的本事。此其一!”

  听他说这话,一众武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伱,最终都是默认。

  这是事实,经过这两年的时间证明,皇帝打仗的本事,真不是他们能比的。光是那一身神力,就无人能及。

  而堵胤锡这边,还在继续奏道:“另外,每次打仗,都是消耗粮草物资,此乃不变之事实。民生多艰,不会有那么多贪官污吏,奸商叛臣可供陛下抄家!”

  说到这里,他用非常诚恳地语气说道:“微臣得陛下知遇之恩,无以为报,唯有心中所想,如实呈奏!”

  意思很明显,就是这些话虽然对皇帝来说很难听,但是他为了报答皇帝,不得不说。

  不过一般文官在皇帝面前,都是这个样子的。至少表面上文官反对皇帝,都是基于大义,为国为民,或者为你皇帝好。至于这其中夹带多少私货,还是要皇帝去明辨是非才行。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前的崇祯皇帝在这点上是绝对不合格的。

  那些武将听到堵胤锡如此顽固地劝皇帝,考虑到堵胤锡绝对算是皇帝的宠臣,他们大概率觉得,皇帝怕是会重新考虑之前说的话了。

  结果没想到,却听崇祯皇帝反问堵胤锡道:“卿以为打仗就肯定是亏本的买卖?”

  堵胤锡听了,如实回答道:“或许开疆拓土是为王霸之业,乃千古帝王之功绩,可对百姓来说,微臣以为,就是亏本的买卖!”

  汉武帝在历代帝王上非常有名,可是汉武帝治下的百姓呢?

  因此,堵胤锡回答这话的时候,说得坚定有力。

  崇祯皇帝听了,并没有生气,反而哈哈一笑道:“堵卿,你的观念想法太旧了,也该改改了!”

  堵胤锡听了并不服气,立刻回奏道:“微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其他人,包括那些文官,还有武将,全都竖着耳朵听皇帝怎么说。因为他们的想法,都和堵胤锡差不多。

  崇祯皇帝见了,便对他们说道:“诸卿该是都见过西夷了吧?他们不远万里来我大明,可知为何?他们除了来我大明之外,可知他们还去了何处?你们可知,他们为何如此积极远离故乡?”

  崇祯二十年,就是公元1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