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没法给出答案_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有条件都答应,令他立刻献关,如此大军便能从山海关入京畿之地了?”

  就只是等两天而已,代善等人都没意见。

  于是,多尔衮不再以祖大寿的名义写信,直接自己写了书信,让手下探马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山海关。

  吴三桂这边,是万万想不到,建虏那边竟然这么快就回信了,于是,他立刻赶去找王承恩,把情况说了下。

  王承恩也是非常震惊,就这会儿的功夫,估计晋中那边的万岁爷也才收到之前发出去的奏章,这边建虏的回信竟然已经到了。

  换句话就是说,建虏肯定不是在沈阳回信,而是在半路上回的信。这也就是说,真如万岁爷所料,建虏出兵了!

  得到这个结论,王承恩便看着吴三桂,立刻追问道:“你说如何应对?”

  军国大事,他就不擅长了,这种紧急情况,还是要问吴三桂的意思。

  吴三桂听了,连忙回答道:“末将这边敷衍建虏,拖着他们,公公当立刻给陛下,京师,以及蓟镇各地示警,做好战事准备。”

  听到这话,王承恩又有点犹豫地说道:“万一最终建虏不入关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就是谎报军情了!

  吴三桂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既然建虏大军出动,断无返回的道理,一来一回的粮草辎重就要消耗无数。如若建虏最终发现山海关这边只是敷衍的话,必然会绕道蒙古草原进攻关内,除非他们的粮草已经被消耗一空,无法支撑绕道蒙古草原!”

  听到这话,王承恩觉得有道理,便立刻准备写奏章。

  吴三桂见了,有些犹豫地问道:“敢问公公,底下兄弟有在问,不知道那些核实的军饷什么时候能发下来?”

  王承恩一听,心中有点不高兴,不过表面上还是不露声色,甚至还露出了一点笑容道:“山海关这边,两百万两白银之多,京师要运过来,怎么也要一些时间不是?”

  吴三桂听到这话,连忙解释道:“末将其实也是这么和那些大头兵说的,只是无奈他们知道会有一大笔银子,一个个都急得不行!”

  王承恩听了,呵呵一笑道:“咱家理解,不过伱让他们放心好了,各地都结清欠饷,没道理山海关这里就不结清欠饷的。只要流程走完,该有的银子必然一分不少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问道:“你看,还有什么事情?”

  吴三桂一听,连忙说没有了。

  于是,王承恩写了几份奏章,当即派快马送出。

  随后,便召集黎玉田、高第等人议事,通报了情况并开始加紧备战。至于给建虏的回信,自然是吴三桂琢磨着写了,给王承恩过目之后便发出了。

  这次给出的理由,是吴三桂和高第的家人都在京师,等他们偷偷把家人接到山海关,就立刻献关。

  建虏这边收到这回信之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