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领取拼图,打造神卡_神话系制卡:从二郎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那种发射箭矢的弓,而是更为传统的弓形弹弓。

  蔚蓝星没有这玩意儿,罗浮只能施展心力,对【山行落雁弓】略作调整。

  再将【秘银弹】投入【大富翁的聚宝袋】中,合为一枚拼图:【银弹囊】。

  然后就是发挥想象力,将下摆摇曳、好似章鱼须的【邪神信徒的黄衣】,改成一袭古衣。

  “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

  这是《西游记》里的句子。

  虽说这兜帽长衣是一种令人不适的“腻黄”,还凝有血迹,着实配不上真君。

  可毕竟条件有限,人总归要为现实低头。

  “卡面画好了也一样。”

  罗浮笑呵呵地自我安慰道。

  然后以心力凝出一支绘卡笔,蘸点价比飞天贵的制卡灵液。

  笔走龙蛇地写下【灌口二郎】四个大字,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正常制卡,都要敲定一个确切的真名,比如:林默、谢必安、赵公明。

  罗浮这属于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谁让“二舅”源流、版本多呢?

  要想让卡牌走得更远,起名就得“含糊”,好包揽一片。

  “没办法,背靠一个庞大、繁杂的神话体系,就得这么豪横。”

  罗浮揉了揉抽痛的脑壳,眼见真名落定,卡牌底板已绽放盛大而温暖的万丈金光,心海深处也回荡起仿佛来自另一个时代的恢弘道音,心跳也不由快了几分。

  之后的信息添加,在别人眼里难如登天,对他来说还算简单。

  二郎神是儒释道三方及古代官方共同尊奉的神祇,有水神、猎神、护国神、儿童保护神、川主等神职。

  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

  主要有李冰之子治水李二郎;隋斩蛟太守、道教尊神赵昱赵二郎;起于古蜀氐羌文化、发于《二郎宝卷》、盛于《西游记》等文学作品的杨二郎三种说法。

  杨二郎本身有诸多不同。

  又有邓二郎等附会。

  总之,作为猴哥之前最受欢迎的战斗神,二郎神有多种神格,并行不悖。

  不过当今二王庙供奉的清源妙道真君已隐隐有神格合一的意思,罗浮倒也不算开了先例。

  “我收回之前的想法,文抄也不容易。”

  十几小时后,罗浮揉着剧痛的额头,放下了绘卡笔,心神疲惫。

  信仰流变、神格差异、人物设定、相关传说、司掌神职、道场封号、相关典籍、史书文献、民间轶事……

  他以百科的格式,将自己脑中有关二郎神的一切,都写在了放大后的卡牌底板上。

  连《封神演义》、《宝莲灯》等多半不存在于这条世界线,极可能属于伪神话的说法也没落下。

  脑袋疼得就像只被大象强.暴过的蚂蚁。

  可一想到还剩卡面绘画与勾勒回路两步没有完成,他也只能垂死病中惊坐起,集中心力,给真君画了幅画。

  又考虑到以自己的修为和山中少年的底子,真君初临,理应是少年形象。

  就收起了为他添置金冠玉冕,锦衣华服的心思。

  背景就是林动如海的苍翠群山。

  细雨蒙蒙,雾霭氤氲。

  既像是保存完整、清新自然的写意古画卷,又像是九十年代的老照片,有种岁月蕴出的烟雨朦胧感。

  云碧天青。

  一俊雅少年,擎鹰牵犬,背负弹弓,腰悬弹囊、开山斧,步履有力地走向险峻巍峨的群山。

  挺拔身躯撑起的鹅黄服随风而动,露出力量感十足的肌肉曲线。

  仅露出的半边侧脸,皓齿鲜唇、龙眉凤目,说不出的风貌威严。

  以豪迈气概斜睨林中精灵、山魈野怪。

  笔走行云。

  再倾注心力,在少年眉心添上一笔印记。

  犹如融铜烁金。

  随时绽放万顷光明。

  至此,停笔。

  。鬼吹灯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