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1章,京畿华州_大唐山海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一清早,众人从蒲津浮桥渡河西行。

  一众漕帮的弟兄都嚷着要随着江少主一起去长安救人,浑惟明拦阻道:“你们去做什么?当西京和蒲州一样,可以仍由你们随便造次的么?此事去的人多了毫无助力,尔等去了只能给颜大人添乱而已。”

  漕帮众人也知自己本事有限,被浑惟明一呵斥,也就不敢再提同去之事了,只有王栖曜坚持要跟着江朔同行,江朔实爱王栖曜之才,对浑惟明道:“曜郎射术精湛,说不定用得上,让他随我们一起去吧。”

  浑惟明叉手道:“是,是……全凭少主吩咐。”

  王栖曜携着弓箭,浑惟明便让他牵一条细犬打扮成猎手的模样,唐人贵胄子弟出游,多有带着猎手牵狗擎鹰跟在身后,浑惟明让江朔打扮成贵公子模样,震泽手下扮作仆役,叶清杳扮作婢子,自己扮作管家,王栖曜扮作猎手丝毫不引人怀疑。

  蒲津浮桥亦设有关卡,不过有颜真卿同行,关卡完全没有阻拦查验,就把众人放过河去了,渡过河水后,是京畿道同州冯翊郡,便踏上了关中大地了。

  众人南下五十里,进入华州华阴郡,来到渭水边,渭水看来比河水还要浑浊,直如黄泥汤一般,江朔奇道:“浑二哥,我见河水上樯橹极多,为何这渭水中没看到什么船呢?”

  浑惟明道:“少主有所不知,渭水多沙,在关中大地上没有山峦阻碍,常常溃堤改道,久而久之变的盘桓曲折,水道又深浅不一,漕运船只吃水深,在渭水中航行艰难,漕民苦之。隋文帝杨坚建大兴城也就是现在的长安城,于开皇四年命宇文恺开新渠以通水利。”

  说着浑惟明向南一指道:“少主你看,南面山脚下笔直的漕渠就是当年宇文恺开凿的,当然我大唐立国之后,也多次开凿疏浚才有了今日的景象。”

  渭水上亦有浮桥,众人打马过桥,说到漕运,浑惟明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虽然江朔当年在扬州定下来四家分段输送,给漕帮四家分了势力范围,但浑惟明此前可没少走这条漕运路线,引众人到漕渠边,指着渠水道:“宇文恺堪称营造圣手,他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利用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四百里长渠只用了三个多月就完成了,定名广通渠,自此漕运通利,关中赖之,故又称富民渠。”

  江朔点头道:“我们不必坐船吧?我看关中地势开阔平坦,利于走马。”他知道逆水行舟需大量船夫打桨或河工拉纤,心中十分不忍,宁可骑马。

  浑惟明点头道:“过了潼关进入关中腹地,每艘漕船都有官军把守,也不能让我等随便搭乘了,从此地骑马走华阴道入京不过三百里,此刻出发日内可达。”

  众人于是一起扬鞭策马顺着渠边驿道一路向西,江朔的老马虽然神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