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星舆四象_大唐山海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一日,江朔一早用过朝食后,缠着荀媪教他练那以内力点火的功夫,荀媪拗他不过,又想他大病初愈,练些内家功夫原也对身体有好处,便教了他一些调息、吐纳的方便法门,当然这些功法都是世间广为流传的寻常吐纳功夫,照此修炼强身健体尚可,能隔空点火的“炎阳掌”这种本门独门心法是决计不会教他的。

  日夜照顾了数月,便是个猫儿狗儿也有了感情,荀媪对江朔甚是怜爱,见他大病初愈又正在长身体,常叫吃不饱,便每日拿主人家午间吃剩下的点心给他吃,多是些蒸饼,馃子之类。江朔吃完点心不多时,湘儿便来了,她是上午练武下午学文。练武须得口传身授,以防误入歧途,因此都是庄主亲自传授她武艺。学文则无需如此,庄主每日教得一段书,便让湘儿独自习字,主人自己便去前院办事,不到脯食决计不会回来,这就给了湘儿可乘之机。

  湘儿带江朔到练字之处,原来是第三进院子北侧的一间大书房,房间甚是古朴,并无什么装饰,只是密密层层放了好几个书架,架上多是卷轴,还有不少布囊,看样子应是装着古时简牍。江朔暗暗吃惊,心道这山庄主人一介江湖人士,竟也是个读书人?墙上更是挂满了碑帖的拓本,从近年的楷书石刻,到魏碑,秦篆,乃至先秦三代的籀文,不一而足。看来主人家不但好文,对金石之学也颇多涉猎。

  屋内中央摆着几个大沙盘,唐朝纸墨珍贵,虽是大户人家也不舍得拿纸给小儿习字,因此便在匣中铺上细沙,用竹笔写字,再让儿童临摹,末了推平再写,可以反复练习。李白家亦是如此,江朔自然不陌生,他一看四个盘中写的是“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原来是千字文的第二段,心想这也太简单了吧,拿起竹笔来问湘儿:“摹写几遍?”

  湘儿皱着鼻子说写满十遍,江朔细看盘内嵌了铜条隐伏在沙下确是将沙盘分成了十个纵格,除去湘儿父亲写的这一行范式,其实只要写九遍即可,他立刻动手刷刷点点将“罔谈彼短”摹写了九遍,湘儿父亲写的是李邕笔体,江朔对这种字体并不陌生,只因李邕乃鄂州江夏人,精于翰墨,最善行书,为山南文人所推崇,当地文人与李白相互投帖酬答多学李邕行书笔体,因此识得,李邕的字最适合刻碑,拿竹子在沙盘上练字自然也是合适的。江朔刷刷点点信手写来,摹写的时候还特意模仿了湘儿父亲的几处笔画,写完九遍,他退后两步看看自觉满意,正待要写第块沙盘,湘儿却摇头道:“这样写不行……”

  江朔惊道:“我自觉临得六七分神似,还不行吗?”

  湘儿却道:“不是不像,是写得太好,耶耶一看就不是我写的。”

  江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