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3章 辽东事柔然汗国,河南失代晋立宋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财宝美女,车载南还,为胡夏军追及。

  八月

  刘裕至潼关,与诸部会合,采纳王镇恶提议,命他率水军绕过潼关,从黄河入渭水,与长安的白真汇合。

  不料,朝廷传来了刘穆之病死的消息,刘裕汇集在长安的文武将佐讨论,大部分人不赞成继续北伐。

  始隆十八年

  白成为缓解两面受敌的危局,谋划先消灭沈田子军,再抵御刘裕,于是率步骑数万急趋青泥。

  此时北夏派十万重兵驻守河北,并以游骑骚扰晋军。

  沈田子军本为疑军,不过千余人,但各自为战,又多是北府兵老卒,骁勇异常,数次出击竟使白成败还长安。

  此时,王镇恶派白真从潼关后方攻打,与刘裕前后夹击,攻破定城,进而潼关告破。

  于是他下令撤兵,留柴圳驻兵开封,自己班师回朝。

  刘裕得到消息,惊恐不已,急令朱龄石镇守长安,并命刘义真速回。

  另一方面,王镇恶军由洛阳进抵潼关后,为夏国主力守险阻拦;

  檀道济军的粮道也为夏将陈元之截断,晋军一时处于危境。

  正月

  刘裕留其子刘义隆镇守睢阳,自率大军继续北上,攻开封。

  这时,固守长安两年之久的白真终被白成、冉提攻破,只得率残军东撤。

  刘裕指派中书侍郎王韶之缢杀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其弟、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

  使得社仑坐大,南征北讨,夺取了整个漠北,最终自称丘豆伐可汗,建立了柔然汗国。

  刘裕在行军中,虽常设奇阵或用大弩强槊击败夏军,但进军速度异常缓慢。

  如今的柔然汗国,东抵高句丽,西到北凉,与西域诸国接壤,南边有大夏六镇,北边饮马北海,有部民百万,张弓之士数十万。

  天赐二年

  十月

  刘裕晋爵为宋王,宋国又增加十郡食邑。

  十一月

  刘裕在东晋的威望如日中天。

  十二月

  他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

  刘裕见白秩撤了,也不愿意再追,而是命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领兵转向许、洛。

  天赐元年(始隆二十年)

  同年末,又获加皇帝规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礼。

  三月八日

  刘裕终于击败了开封的柴圳所部,夏军大溃,刘裕命部将领战车一路掩杀,一直追到黄河岸边,将夏军赶至黄河以北。

  四月

  夏成皋关守将王苒向刘裕投降,刘裕得以西进洛阳。

  晋将沈田子攻破武关,进驻青泥,距离长安只有十数里之远。

  大夏丢失了朝鲜地区,而漠北也随之而无。

  后来在白金等四族子弟的建议下,高句丽大王高共以国师白望为主帅,白金等人为将军,出兵攻打夏之辽、汉、光三州,尽收其地。

  在刘裕南归不久后,赫连勃勃派军南断青泥,东扼潼关,率大军进攻长安。

  王、檀二人遂向刘裕求援,而刘裕却为柴圳军牵制,自顾不暇。

  经过这次北伐,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为刘裕据有。

  但国内大半军政大权,由投奔高句丽的四族子弟掌控。

  刘裕遂留自己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以及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文武共守长安,自己带着白真、白种等人统军南归。

  恰逢六镇内乱,镇民在镇将的镇压下自顾不暇,无法出兵。

  长安虽得而复失,良将劲兵损失颇多,但潼关以东收复的部分关中之地和整个河南地区仍然得到刘裕的重兵扼守。

  有鉴于荆州屡为祸乱之源,便裁并荆州辖区,限制其将、吏的额员。

  又为防止权臣乱政,他特下诏:凡日后大臣外出征讨,一律配以朝廷军队,军还则交回朝廷,不得专任。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