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6章 大晋封修文偃武,慕容廆辽东国事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6章大晋封修文偃武,慕容廆辽东国事

  泰康元年

  正月三日

  白翟在朝天殿封赏群臣:

  宗亲:

  安平公白翌晋封安平王;广平公白翼晋封广平王;东武公白林晋封东武王、山阳公白机晋封山阳王、成平公白楫晋封成平王;平安公白灿晋封平安王;

  淇阳公白锴改封白王···

  宗亲封王者,一日十八人。

  功臣:

  辅国公苏岸、镇国公原建、护国公全钟,三族随白氏起于微末,功劳苦劳非常人所能比拟,故由无世袭改为世袭罔替;

  清河公崔巍,由郡公改封清国公;平郡公张野改封为平国公;中山公田禋改封为兴国公;九原公白武改封为原国公。

  群臣中,世袭罔替者三人,晋封国公者四人,晋封郡公者十三人,晋封县公者二十一人,其余得以封赏者百二十人。

  正月十日

  白翟下达《除国改郡》诏书,废除了晋制的封国制,恢复炎汉的州郡县三级体制。

  同日,下达《兴学诏》,规定在州置州学、郡置郡学、县置县学,按照各州郡的户数置不等数量的学院。

  同时,在中央,成立国子监,长官是祭酒,秩五品,属六曹之一的左民曹,负责管理各州郡的学校。

  但白学、白宗、白院三所并不在国子监的管理之下,属于皇帝直属,与国子监同级。

  为了管理地方的官学,在州郡县都设有专门管理官学的长史,负责与国子监联络。

  地方学校的夫子,主要由淇阳三所学院的夫子、学生,或征召而来的有名望的儒者出任。

  淇阳三学主要教授九经:《白氏春秋》、《论语》、《孝经》、《尚书》、《诗》、《周礼》、《仪礼》、《算经》、《白律》。

  地方官学主要教授三经:《白氏春秋》、《尚书》、《孝经》

  不仅如此,还有医师府的直属院校,分布在各州郡,是为专门教授医学的学校,分医、针、按摩三科。

  当然,这些还都停留在诏书中,州郡县如何执行,显然还有待商榷,至少并州、幽州是很难强推的。

  泰康二年

  经过一年的发展,特别是朝廷拨款在各地建设官学,使得河北之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白翟之所以广设官学,其目的除了启民智以外,主要是为了打击地方上越来越兴盛的私学。

  各地的世家大族都设有家族学堂,招收当地的适龄百姓入学,这样就会形成人才多出于大族,而朝廷被世家大族把控的状况。

  白翟重新启用征召,以及将中正制纳入朝廷,为的就是和世家大族争夺人才,给寒门之士,开一个上升通道。

  晋廷混乱,背后也逃脱不了寒门之士的推波助澜。

  自从司马篡汉以来,晋廷中央朝廷乃至地方衙门的官职百分之九十都被豪门世家把控,寒门之士没有丝毫上升的机会。

  于是八王招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