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4章 学政务刘深问政,首出言少年贤帝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学政务刘深问政,首出言少年贤帝

  四月三日

  太傅白康卸任中正令一职,转由白公裕担任。

  照例,白康应该一同卸任太傅、中正令,交由其子白公担任,自己归国颐养天年。

  然当今天子年幼,庄帝又亲自将其托付给自己,使得白康无法就此离去,也就继续担任着太傅,每日不辞辛苦,早早进宫,教导着天子。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白国双公临朝,一同担任朝职。

  天子刘深,聪明伶俐,仁孝具备,白康常常向群臣称赞其能,不失为明君。

  有次一御前大臣犯了错,疏忽的将行文写错,被丞相费祎大骂。

  恰逢刘深在一旁观摩四位辅政大臣处理政务,听见后,便将其召集过来询问缘由。

  起初大臣在四位辅政大臣的注视下,懦懦不敢言。

  刘深故作不高兴道:

  “古书上说:君臣奏对,君问策,臣必恭敬的诚实回答君主的问题。

  若臣下滔滔不绝,如同泼洒豆子一样向君主倾诉内心的建议,代表君主的德行已经可以传播四海,所以臣子没有什么可怕的。

  若臣下顾左右而言他或沉默不言,如同坑洼里的死水,掀不起一丝波澜,代表对君主的恐惧已经达到了极点,或是已经对君主的德行失望,不再相信君主。

  朕自问初登大宝不久,还没有将仁德传播到四海那样远,但是也没有丝毫失礼的地方,更没有来得及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

  那是什么让你无法言语呢?

  难道是你欺负朕年幼,不懂政事,或者没有亲政,没有权利吗?”

  大臣满头大汗的跪伏在地,大喊道:

  “臣惶恐,实乃臣之所为太过于羞愧,故而无颜奏对君前。

  绝对没有丝毫轻视陛下,乃至蒙蔽陛下之事。

  相反,臣多次听闻陛下聪明,有烈祖之德,自惭形秽之下,不敢污了陛下的耳朵。”

  刘深却说道:

  “不然,朕想要听到什么,不是你决定的,而是朕自己决定的。

  朕若想要听圣贤之书,必定亲近大儒高功,摒弃小人之言;朕若想要听靡靡之音,必定亲近伶人舞女,摒弃贤臣之语。

  伱怕一些污秽的东西脏了朕的耳朵,可是难道你不说,这腌臜之物,就不存在于这个世间了吗?

  再者,朕乃一国之君,若臣下都只报喜而不报忧,朕必定会沾沾自喜,以为国家富强鼎盛,却不知国破身亡就在明日。

  若臣下都只说些赞美之语,而少言市井之事,朕必定如图高高在上的神灵,以为一言可定天下,却不知还需要俯首亲为。

  这么说来,你的行为,对朕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大臣简直已经被刘深说得惭愧不能自己,痛哭流涕的将事情经过全部告诉了刘深。

  原来自从刘备定鼎以来,虽行中正,明官制,然随着版图的扩大,行政机构也随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