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7章 万般谋划不为己,广施恩惠终惠己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7章万般谋划不为己,广施恩惠终惠己

  济南国,于陵

  白典正坐在马扎上,认真审阅着面前的竹简。

  “叔父,济南国相派人送军粮来了。”下军校尉白兴一身戎装揭开军帐的门帘,走进来恭敬的汇报道。

  白典今年已经四十出头了,已经算是即将步入暮年之人,在袁绍、袁术、曹操、鲍信、白兴这些人面前,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长辈。

  如今的地位却是与他们相差不大,这不得不说,是大汉的官场的特色。

  由于大汉以察举征召作为取士的主要手段,使得征召的官员年岁不等,有四五十岁还在当县令的,也有二十岁出头,就进入宫禁中成为郎中的。

  身为白氏下一任掌门人,白典本不应该与白兴、袁绍他们争锋,但是奈何白亚地位太高,白兴又被派出去剿贼,自己只得顶上,这才丢了司隶校尉的官职,沦落为偏郡的太守。

  好在有侄儿白兴手下的数千剿贼军相助,加上东莱郡的三千郡县兵,这才凑够了八千军队,响应天下豪杰的讨董檄文。

  其实在白典心中,是不愿意响应的,奈何白氏在天下的名望太大,若是在此关键时候不兴兵,恐怕会授人以把柄,丢掉世家之首的名号。

  可是白氏的家底以及亲族多在河南尹,特别是玉真坊,里面有着白氏多年的积累。

  如果首义,绝对会成为董卓报复的对象,届时白氏虽然得了面子,但是丢了里子,在接下来的天下动乱中,无法继续参与,只得退居二线。

  因此他虽然将名号打了出去,但是借着自己的东莱郡太远的因素,尽量拖慢行军速度,使得十几日间,才从东莱郡走到济南国。

  只走了三分之一,还要走三分之二的路程,才能够抵达酸枣。

  得知济南国相派人送来军粮,白典头也不抬的吩咐道:“让钟儿代替我前往济南国,向济南相表达白氏的谢意。”

  白钟是白典的儿子,在白典逃命时,为了防止董卓拿着白钟做人质,白亚让白钟跟着白典一起跑,并将其余的白典亲人都送到了偃师乡下避祸。

  为了不被一锅端,玉真坊在偃师购置了许多田产,将白氏的妇孺老幼,大多都安置在了偃师,只在玉真坊留下主要的人员以及随从。

  等到一旁的随从退下传输命令,白典问向白兴:“这济南国前任的国相,我记得是曹操吧,当初许劭还给他过一个评语,我记得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吧。”

  白兴点头称是。

  “你与曹操都曾经同在西园军内任职,这个人你怎么看?”

  白兴思索一番后,回答道:“此人极为自律,在军中一直以身作则,重视军法,对待士卒也颇为礼遇,不像袁本初,高高在上,故而他麾下的士卒对他很是信服。

  之前听其他人说过,曹操早先担任雒阳令,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