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2章 琉璃寺,盖棺定论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2章琉璃寺,盖棺定论

  十日后,雒阳城北,人山人海,皇帝刘庄亲自带着满朝文武,前来法坛听摄摩腾讲解佛经,而许多百姓也闻风而至。

  摄摩腾见人如此之多,认为佛门在大汉的大盛就在今天,于是满心欢喜的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而在台下的法兰看得十分清楚,除了少部分人,绝大多数人都是看在刘庄的面子上而来。

  刘庄的脸上虽然表现得很是有兴趣,但是法兰看出了刘庄眼睛里根本就没有西域乃至贵霜诸国国王那种东西,明显是逢场作戏。

  而刘庄麾下的文武大臣,文臣还好,因为多是儒家弟子,多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在看,没有大的动作,而那些武将就直接在场上打起了瞌睡,没有丝毫的敬意。

  他越加坚信了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

  法会结束,正当摄摩腾满心欢喜的等到百姓接踵而至的场景,却见到门外仍然是过去的那些信徒,少有新的面孔,他大受打击,内心感到绝望,最后一心扑在了翻译佛经上。

  而且由于对道门的强硬态度,加上认为法兰的琉璃寺背叛了佛门,对于教义的持守更加的保守,遭到了道门和儒家暗地里的抵制和使绊子。

  而身为外戚的窦固立即启程回国,留下耿秉带领前线军队,让他好好看顾西域,不要轻易开展战事,一切等他从雒阳回来了再说。

  至此,西域诸国重新开始了“皆遣子入侍雒阳”,西域再一次与中原开始相通。

  如今辽东方向的鲜卑、乌桓都已经脱离了匈奴的奴役,因此就只剩下了西域,整个北匈奴,全靠西域的输送得以保持强大的军力。

  虽然刘庄喜欢儒学,但是不代表他能够容忍儒家控制朝堂,也因此他越发的倚重尚书台,有意识的疏远外朝。

  八月

  壬子日

  而立庙则是另一个规定,群成同意后,需要昭告天下,若是没有诸侯王和百姓反对,那么这个庙就可以立。

  太皇太后马氏将这想法诏令天下,让天下诸侯王和百姓上书言明是否同意。

  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大汉的实力已经有所恢复,根据朝廷户籍的管理记录,此时全国人口已经来到了三千多万,可以解决日益兴复的北匈奴了。

  然后他亲自给白正剃度,并取法号智远,又以灰白色为琉璃寺的僧袍颜色,而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法兰将自己从天竺带来的暗红色僧袍裁剪后,披在灰白色僧袍外面挡风,自称为袈裟。又确定了种灰白色的帽子,称之为僧帽,抵御头上来自天上的寒冷。

  因为立庙,是需要诸侯王配合的,也就是说,不能只在国都立庙,还要在诸侯王的宗庙里立。

  加上前几年刘庄不断派出使者联系西域反对匈奴的诸国,如今时机已到。

  不仅如此,为了与法兰争夺,天师府派出了高功宋真显,前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