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6章 雒阳,意欲何为?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6章雒阳,意欲何为?

  建武十一年

  刘秀在雒阳重设五经博士,重开太学,命各地举荐太学生,共三千人。

  鉴于朝廷书籍饱受战乱,或流失,或缺失,特别是齐汉军攻破长安后大肆烧杀劫掠,毁历代汉帝陵寝,焚烧殿宇,长安太学、未央宫的石渠阁中的书籍大多焚毁。

  因此下令建设“石室”、“兰台”、“仁寿阁”、“东观”等,收集天下典籍,又派录书使前往没有经历战乱的朝歌抄录古籍。

  三月

  雒阳北门不远处,由白国而来的三十几个太学生,几个博士看见了雒阳的城墙。这些人多是学府和书院之人,也多是大族子弟,只有几人是寒门,凭借自己的努力被选中的。

  虽然是大族子弟,但是能够在白国中脱颖而出,都不是泛泛之辈。

  “诸君,此为雒阳!”一个来过雒阳的太学生指着。

  刘佶与孟镜原本就同为海内名儒陈参的弟子,说起来与王莽还是同门师兄弟,原本两人关系极好,在学习时,几乎同吃同寝。

  只见远处高耸的城墙将雒阳围住,里面的景色完全看不到,都被青砖城墙所阻挡。

  就如同这个新兴的王朝此时还处于战争中一样。

  尽管白氏历代还有诸多大儒、亚圣,但是他都统称为白氏,而白氏数百年的所做所为,不愧为古之君子,千年大姓。

  一位心中有所疑惑的太学生,问向队伍里一直安安静静的,身着白衣,面容白俊的年轻学子。

  而当今陛下英明神武,起于微末,即使是占据了河北之利,占尽了关东千里疆土,也没有放松下来,反而不断激励自己,内修文事,外备军略。

  这无一不显露着此时的新汉,还处于战乱之中。

  王立没有丝毫寻常大族子弟盛气凌人的样子,耐心的为同伴解释。但是也有言语中,也有因为家中有人位居高位的傲气,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那时候王莽还没有失人心,还是天下人认为的圣人,所以刘佶的言语几尽被孟镜所压制,使得孟镜的言论盛行于书院。

  一旁的王立有所思道:“霸,霸道,意为以民为驱,实现心中所欲。王,王道,意为以民为本,实现天下大同。”

  王立是白国大族王氏子弟,也是白国白氏的公族子弟,再往上数几十代,他与当今白王室的祖先还是亲族关系呢。

  当时的刘佶还对刘氏抱有极大地好感,也对自己的刘氏宗亲身份没有这么唾弃,故而极力唾弃王莽废除孺子帝,自立为帝,认为这是他慕权的表现。

  而白氏则不然,一心只为民,一心只为华夏,故而不争高位,不附名利,占据数郡不贪图,退守一国不嫌少。

  因为不争夺霸业,而保存河东数百万百姓,又因为不争霸业,而顺从民心,果断依附陛下。河东数百万百姓因此而活,此不亦为圣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