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7章 殖民拓展_东欧的雄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在印度的异教徒和自己的宗教成为他们进一步扩张的障碍。

  在印度的报告中,当地的官员不知道对方到底信仰哪个神,只知道他们的信仰神明至少100個。而且他们对白色的牛非常崇拜,就连牛都排泄物都要保存。

  不过在当地,他们自我形成了一套统治制度,君主、商人、神职人员和农民各司其职,只需要拉拢上层统治者,下层自然会顺服。

  印度这个地方一直是以经济殖民地为目标治理,如何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才是重点。谁让这里的人口和东亚不相上下,罗马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同化这么多的人口,他还得小心印度把他们给同化了。

  不过传教士倒是很努力的干活,在卡米勒已经修建了一座教堂作为主教座地。还在其他商馆地区修建礼拜堂和修道院,随着据点的增多,对印度的掌控力也在上升。

  东印度公司也是将印度海岸游了一遍,除了和锡兰挨着的那里船过不去,其他的海岸线基本描绘完成。而在卡米勒的另一边,被阿拉伯人称为孟加拉的地区经济繁荣,人口增多,是适合建立据点的地方。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行为让不少人愿意为了利益投资,而投资转化为股份,按照份额每年进行分红。商会更是投资的大头,他们的商船航行在印度和罗马之间,上面运载的一船一船的香料,一些想要获得更多的商人则从事东亚之间的茶叶丝绸贸易,赚的利润不比香料差。

  罗马现在做的贸易除了东亚地区,其他地方都是殖民,不管是经济殖民还是政府殖民,对方都不是罗马的对手。而东亚除了福尔摩沙,其他基本上是友好的贸易行为,这是互惠互利的。就比如明国的开放的两个海关每年就可以给朱棣50万两银子的收入,如果算上捞油水和走私的还可以有更多。

  至于日本,罗马将鹿儿岛设立为目的地后当地的商贸获得极大的繁荣,岛津领主的经济实力也增强了,他开始有了其他的小心思,想要统一九州地区。罗马商人自然是支持的,毕竟只有他才是温和派,其他都不行,特别是斯波义将,罗马和他不共戴天。

  本来要达伽马才能实现的目标被罗马提前实现,但还不够,这才哪到哪。后世哪个国家民众不得意淫一下全世界都是他们的吗,到彼得这里直接变成现实好不好?

  话是这么说,但这是一个长期步骤,第一步就是将历史书上的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变成现实:东方帝国垄断了东方商路导致香料价格提升,为了直接获取香料开启大航海时代。

  现在是运河他占着,东方商路他掌握着,基本垄断了商路,只要再探索一下还有没有别的地方就行了。

  贸易厅招募的人手分在殖民地各地,主要是绘制地图和探索当地。上面也是制订了奖赏制度:发现金矿的拥有三分之一的收益和终身贵族爵位,铁矿煤矿的拥有一万列伊的奖赏,成功绘制地图的按照重要程度从500到1000不等,毕竟这是拿命换来的。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