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补给线将是战争的核心_1889远东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上占据上风,谁就能获取优势。

  而海军在陆上补给线薄弱的时候是盾牌也是利剑,所以即便陆军仍然很不满意军费的分配,想要更多的重炮和部队,但最后依然捏着鼻子请求增加海军的战斗力。

  这就有了北洋海军将所有训练舰全部转入预备役或者退役的壮举,而动力系统也能做充足的保养。

  “也许我们应该再一次的召开陆海军的联合会议,对计划再做修整,最好能够劝说海军放弃仁川的布雷行动,或者不要布太多的水雷,

  这个港口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起来,那么将对我们快速结束战争的计划很有帮助。”

  ……………………

  陆海军的战略出现了一点点小的分歧,随后陆军要求再一次召开陆海军联合会议的消息就传了出来,不过王启文对此并没有干涉。

  按照他的话说,这是将军们的问题,不需要旁人来插手,也拒绝让李鸿章等其他人干扰将军们的会议。

  为了避免有些人管不住自己“指导”的心思,王启文直接拉着李鸿章对军工厂进行视察。

  他们首站就是天津制造局,在戒备森严的工厂中,工人用各种机械加工着零件,

  不少德国技师就在一旁指导着某些零件的加工,而这些零件最后由专门的车间组装,在经过检查后包装起来,准备送往军队仓库。

  王启文走过去拿起一支曼利夏步枪给李鸿章看,李鸿章接过手后用力一拉枪栓,步枪发出了清脆的哗啦声。

  “好枪!”

  李鸿章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将步枪给身后的幕僚亲信传着看。

  “这是曼利夏步枪的最新改型,在之前我们北洋使用曼利夏1888式在闭锁结构上有一些缺陷,所以在野战师装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与奥匈人进行合作改进

  现在这款步枪借鉴了毛瑟步枪的枪机结构,改正了一些缺点,是目前主力部队的装备,旧批次的在二线以及旧军中服役。”

  王启文简单的为李鸿章等人介绍了一番,但实际上他对于这种步枪很不满意,不过由于某些局限性,北洋现在暂时只能使用这种步枪。

  更换步枪得等到毛瑟公司或者本土的枪械设计局拿出新产品再说。

  “这种步枪产量几何?”

  随行人员中有人询问起步枪的产量。

  “足以供给陆海军的消耗。”

  王启文没有明说什么,他并不想透露太多军工厂的东西,所以后面的火炮制造车间都没有带他们去看,只是将他们领到火炮测试区看一看10英寸的重炮测试。

  看着这些李鸿章的幕僚亲信在火炮发射时大呼小叫,而李鸿章也对成批成批制造出来的重炮也十分满意,大大夸奖了一番天津制造局的人。

  不过李鸿章也很明白王启文请求他视察军工厂的用意,所以在结束对天津军工厂的视察后并没有就近去旅顺而是南下前往了江南制造局。

  这样将给将军们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开会,商讨出更有利于战争的计划。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