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三章 感受到压力的美国_1889远东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感受到压力的国家。

  作为北太平洋仅有的两个强国,美国一直对中国的目光很敏感,在唐绍仪出访日本之后,美国第一时间发觉中国的目光已经越过日本了。

  正如马吉芬所说“美国与中国在北太平洋甚至整个太平洋的接触都不可避免,唯一能够拖延的办法是让日本与俄国继续打下去,让中国对邻国持续保持关注无暇顾及其他地方。

  但现在,在美国的强力支持下,俄国和亚洲国家的战争将被终结,俄国被赶回了冻土,日本打了12年的战争伤亡了上百万人,已经彻底失去了对中国的威胁,现在只能靠中国的怜悯维持国家。

  中国周边能够吸引其注意力的国家已经消失,这一点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在一只眼睛关注着巴黎谈判的同时一支眼睛也在盯着中国本土,曾经嚷嚷过一阵子的中国威胁论暂时从美国报纸上消失了。

  没有人是傻子,中国刚刚成为新的列强,民族情绪飞速膨胀,这个时候如果太过刺激中国,那么中美是真的会爆发战争的。

  而美国的重点是欧洲,他们并不想和中国打仗,所以舆论要掉个头,维持双方的“友谊”保证太平洋的安宁。

  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派出了他亲自任命的陆军部长,共和党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塔夫脱访华,就中美两国对太平洋未来的和平展开磋商。

  这是美国首次派出这个级别的官员访华,但仍然改变不了其中浓厚的试探意味,而中国同样对美国保持警惕。

  双方现在仍在判断对方下一步的行动,判断对方是不是最大的威胁,不过与中国不同,美国在这件事情上没什么耐心。

  要知道真正的大国战略是不会像小国那样目光狭隘小家子气,作为一个大国的政治家,罗斯福对待中国的态度有点像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

  他承认中国很重要,亚洲同样重要,但是比起世界中心的欧洲来说,亚洲的位置还是要低那么一些。

  欧洲现在局势敏感,英法和解,英德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法俄之间也有协约对付德国,稍有意外就是一场大战。

  这个时候美国将注意力放在太平洋,英国可能会再玩一次太平洋均衡战略的把戏,让美国无法在愈来愈危险的欧洲发挥作用,这不是罗斯福想要的。

  美国应该有匹配自己国力的影响力,这是他核心的国策,他不会放过介入欧洲事务的机会,所以中美关系绝对不能成为英国佬展现自己外交实力的舞台。

  在罗斯福的心里其实有一个看起来不太现实的想法,那就是与中国签订一份太平洋谅解备忘录,确定好双方的势力范围。

  以此减轻美国次要方向上的压力,将更多的精力转向更重要的欧洲区域,不过,是否能够与民族情绪高涨的中国达成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条约他并没有没多少底。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