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7章 扩大_科学修仙法力无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生物固氮,

  至于有机氮,这个不用多说,它是植物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

  基本没有直接从氮气转化而来的途径。

  从以上的讲解大家可以得知,咱们所吃的所有粮食,生物界的所有动物植物,包括咱们自己,其中包含所有的氮元素,都是来自于雷电固氮和生物固氮。

  这两个途径。

  生物固氮的话,广泛存在于海洋。陆地上,除了少部分共生固氮生物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豆科植物以外,基本很少存在。

  所以雷电固氮,才是咱们陆地生物的重要来源。

  但是,又因为生物中的氮元素和土壤中的氮元素很容易通过挥发或者氧化还原反应逃逸到空气中。

  比如说氨态氮,它就很容易变为氨气,直接逃跑。

  有机氮和硝态氮,都可以在燃烧的过程中直接变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各种氮氧化物直接逃跑。

  而这,也是为什么要堆肥的原因。

  堆肥可以防止植物体内的氮元素进一步的流失,从而保存更多的氮元素,提高粮食的产量。

  但尽管如此,氮元素的流失还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当每年流失的氮元素和空气中雷电固氮的氮元素相等时,整个系统才能达到平衡。

  而这时,粮食产量基本也达到了固定值。

  也就是常年亩产七八百斤的样子。

  这基本已经达到了旧时代的上限,除非你直接把其他地方的堆肥也拉来,进行集中堆肥,不然基本不可能突破这个上限。

  而我们陈家的研究员则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高效肥。

  氮元素这边,我们的高效肥分为三种,一种是氨态氮,一种是硝态氮,还有一种则是两者的进一步的产物——尿素。

  氨态氮通过高温高压,直接把空气中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化合,直接生成氨气,再通过各种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氮肥。

  而硝态氮呢,则是通过雷电固氮的原理,将空气极致压缩,然后再通过雷电法术进行催化,最后直接生成硝酸和亚硝酸,最后再和上面一样,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氮肥。

  这两种方式大同小异,但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大大开拓咱们整个生物循环中的氮元素的来源,从而才能提高更高的农作物产量,能够容纳更多的生物数量,还有人口。

  至于接下来的磷元素和钾元素,这两者不太容易流失,而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矿物中,所以只要找到相应的矿物,及时补充进农田即可。

  除了上面的六大元素以外,植物还需要很多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这个咱们下一节课再说。

  下课!”

  “老师再见!”

  课堂外,一处云端,几位金丹真人若有所思。

  他们的手中,还拿着莲湖岛这边印刷的彩色课本。

  “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门派里那些前辈不管怎么改良水稻,它的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