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4章 康德与德意志(续,重塑德意志)_荣耀法兰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还批判那些“袖手旁观的人”,这就包括席勒和歌德。

  这一不友好的举动,自然惹恼了来自法国的强悍征服者。在柏林举办邀请德意志知名学者的宴会中,安德鲁下令随行副官在邀请名单上删去了费希特的名字。当然康德老先生也没有来柏林,那是老宅男几乎不会迈出柯尼斯堡大学一步。

  1793年8月,随着安德鲁的一声令下,20万法军开启了灭亡普鲁士的第三次法普战争。几乎是不费一枪一弹,整个勃兰登堡与柏林便再度落入法国人之手,而东面的东普鲁士与柯尼斯堡也在强大法军的攻势面前,行将沦陷。

  需要说明的,曾经被众多德意志学者寄予德国复兴希望的普鲁士人,其主体民族压根就不是日耳曼人,而是与波兰人属于同一种族,是一个说着德意志语言,信奉新教(路德宗)的西斯拉夫人。但那又如何?当腓特烈大帝展现出来的坚贞不屈的普鲁士精神时,她便成为了全体德意志民族的希望。

  此时此刻,担负德意志民族希望的普鲁士即将灭亡,奥地利等诸侯国也只是袖手旁观,而大部分德国人,包括普鲁士人自己都没有成为亡国奴那种撕心裂肺的沉痛感觉,反而在竭力讨好法军,为法国人的良好军纪,伪善的友谊高声欢呼。

  面对德意志民族的沉沦,费希特不只是耽于痛心疾首,而是决心用实际行动唤醒人们的觉醒。他比另一时空,提前14年来到了柏林,并在市中心的勃兰登堡广场上公开发表那篇著名的《对德意志国民的演讲》。

  不过,费希特显然没能意料到法国宪兵对自己的监视。等到这位德国特大号愤青一来到勃兰登堡广场,还没站在空肥皂箱上进行公开讲演,几名久候多时的便衣就已将费希特控制住,继而把反法份子塞进一辆停在附近的大马车里。

  数天后,秘密抵达泽但的安德鲁全文阅读了那篇未能公开发表的《对德意志国民的演讲》。此时,身为穿越者的安德鲁不得不承认,这篇演讲的主题道高意远。另一时空的第一任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即便年轻了10几岁,但其学术水平不比起原时空差不了多少。也难怪有人宣扬“所谓的德国思想就从费希特时代开始!”

  整个《对德意志国民的演讲》可以归纳为4个部分:

  第一,是德意志民族由于当时的利己主义化的极度泛滥,致使德国处于一个涣散、崩溃的地步,这是普鲁士灭亡于兰斯法国之手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二,经过法国的刺激,使得德意志民族有了可能重新振作的外部生机。尽管费希特厌恶安德鲁的人品,但他也推崇后者有关多难兴邦与凤凰涅槃的说法;

  第三,这种通过外部刺激激发出来的德意志民族的精神,在费希特看来,应该返回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