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chapter036_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筷子或者一把螺丝刀,顺着玉米棒的方向搓开一列,然后用手往下撸玉米。

  像奶奶这样有经验的老者,往往会左手拿玉米,右手拿脱掉玉米的干棒子瓤子往玉米上搓。

  棒子瓤就是脱掉玉米的那个骨头。

  收大豆就容易了,一般直接收割运送到场院里反复晾晒后,再进行打场。就是用石碾子回来碾压脱粒。

  玉米秆和大豆杆晒干后用铡刀铡碎都能用来喂牲口。

  其他农作物都算是副作物,种的不算多。但是收起来也不省事。

  像花生,从地里拔回来放在场院里进行晾晒。

  晒干后,拿块石头或者木板放在地上,握着花生的枝叶往石头上砸,花生就都会脱落了。

  当然不是纯暴力,这个是讲究技巧的。

  反正许问不太会,砸的土坷垃漫天飞,一天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

  当然,她在生产队也不用干这种“苦力”活。

  这活对生产队大部分壮劳力来说都是轻快活计,但是不包括学生。

  别看许问都一十岁了,在生产队一直都是学生工待遇,甚至还是学生中最好的。

  他们队长喜欢文化人,对许问多照顾,让她负责晒大豆谷子。

  打完场的大豆、谷子平摊在打扫干净的场院里。

  场院是指一块平整光洁的空地,这块地往往压的特别实,汽车压过去都留不下车辙。

  许问要做的就是给这些大豆谷子翻面。

  几百亩地的大豆薄薄地摊开在地上,每两三个小时候就要翻一下。

  听起来有间隔能休息,实际上,这么多大豆,总头到尾翻完第一遍稍一休息就得翻第一遍了。

  翻的时候要么用耙子搂一遍,要么用脚趟。

  多数社员更习惯第一种。

  就是双脚站在豆子堆上沿着一条线趟过去,到头再趟回来,其实就是用脚当犁把大豆翻一遍。

  这活冬生也特别喜欢,跟在许问身边帮忙。

  小孩子其实弄不好还经常溅到四处都是,需要许问善后。

  许问见他玩的开心,也就由着他。

  许问的活轻快在不用动力气,还能早下班,上午九点日头高了才开始翻,下午四五点就不用再翻了。

  要知道秋收的时候不是按点下班,事实上晒谷场是一十四小时不离人的。

  大多数社员在秋收时都做到了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但大家都是开心的。

  因为等粮食进谷仓,就可以分配了。

  等作物打完场晾干收进谷仓后就知道总产量,也就可以算出每家每户每人所得多少。

  比如黄豆,晒干进仓后要留出明年的种子、需要上交的公粮、大小河工的水利粮等,剩余部分才能进行分配。

  除了粮食以外,生产队有副业营收的也会算在一起进行分配,比如许问放的羊,年底卖完小羊的钱也会统一分配。

  分配前要先开会商议分配方案,在桃源生产大队一般都是人七工三分配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