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唐公务考(帝后的十年规划含31w)_[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起考试授官”

  吏部此制若定下来,简直是折辱他们,还折辱他们的家族门庭

  流言如沸,李敬业怎么可能没听说。

  但

  李敬业抬眼看了眼祖父,他还记得上次跟祖父提起外头立后逾制的流言后,自己惨痛的下场。

  于是他这次果断摇头“没听说”

  李勣闻言,眉毛一轩“如此要事,你身在国子监竟都不知可见每日不务正业去外头领十竹板再回来。”

  李敬业懵了。

  还是小厮来领他的时候,他才连忙改口道“祖父祖父我想起来了”

  说着把他在国子监听到的关于吏部考核授官的抱怨之辞,都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了出来。

  还不忘表扬自己一二“祖父,孙儿知此事是圣人之意,吏部是奉旨办事。所以从不跟他们去说那些抱怨吏部的话。”

  “还有人想利用孙儿给祖父告状,我也都没理会”

  确实有不少人来寻李敬业,想通过他走李勣大将军的门路

  “李公子,你出身煊赫,令祖父是先帝封的英国公、凌烟阁功臣,当今又加封大司空这样的出身,难道也得吏部考过,才能授官”

  李敬业当时就怼了一句“怎么,你觉得我学业不精,考不入前五百名”

  那学子重点是这个吗重点是一旦吏部定下这种资考,你这个未来的英国公,有可能得去跟一个在兵部打杂多年的小吏一起考试多丢脸啊

  而路过的骆宾王,努力憋住了心声以李敬业的学业水准,除非考骑射,不然他真考不上。

  当然,李敬业自己不这么觉得。

  正如此时他跟李勣大将军保证道“祖父放心,今年我格外刻苦,做了十几篇好文章,甚至贡举要考的五经我也都一直背着。吏部要考也不怕的。”

  李勣大将军看着信心满满的长孙,冷淡道“那你可有想好,待去吏部投名刺报考时,是考三省六部哪一处还是考京外州官”

  李敬业茫然嘎

  怎么,难道不是去吏部领一张考卷,答完就完了吗

  之后我去哪一处,不该是吏部安排吗

  与此同时。

  洛阳宫贞观殿。

  姜沃也正与裴行俭一起,向帝后汇报吏部具体的官员资考流程。

  “我与裴郎中商议许久,最终还是觉得与其所有候选官一齐来吏部资考,之后选出五百人分送各部。”

  “倒不如一开始就把五百个名额分给各署衙就让候选官员,按照自身所擅,先递名刺自选报考的官职。”

  “可分为国考和州考。”

  说到这里,姜沃不由停留了一下。

  真正开始推行大唐公务员考试的感觉,真的很奇妙。

  “想入三省六部、九寺、御史台的官员,报国考;欲出京到州县为父母官的报州考。”

  “所报不同官职,资考之题亦不同。”

  “以六部为例,由各部尚书亲自出题。”

  “正所谓量才用人。若只是吏部统一出卷,未免有失偏颇。”

  “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