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夜未央逝如斯_三千剑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进宫不到半年,家人都逃去了江左。虽不能见面,但至少有牵挂的人在世上。在这个世道,已经算是幸运了。

  正午时分,陈公公过来,带他去了金华殿。今日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大殿前有几株桂树参天。仰头望去,树冠在极高处,有阳光耀眼。

  他走进大殿,看到大殿中央有十几张长案,最前面一张案后端坐着一个身影,正是身姿挺拔的秦博士。太子殿下坐在前排的案后,看到他进来,连忙向他招了招手。

  他小跑过去,偷偷看了一眼秦博士严肃的面孔。立刻双手掩袖,向秦博士深鞠一躬,脆声声道:“秦博士早!”

  秦博士正襟危坐,淡淡的说道:“不早了。知道上课还不早来?罢了,坐在殿下旁边吧。”

  十方低头看了一眼。见旁边空案上放着一本书,几页纸和摆好的笔砚,就忙走过去坐下来。挺着胸,不敢有丝毫小动作。

  秦博士看了两个孩子一眼,嘴角微翘道:“今日我们不授课,只闲聊。”

  太子明显松了口气。他小小年纪被群臣裹挟,坐在这岌岌可危的高位上。日日煎熬,如被油烹。又要天天听群臣讨论似懂非懂的朝廷危局,哪里还有心情读书。几乎每次考校学问都要被秦博士训斥。今日万幸,总算能轻松一日了!

  秦博士看到太子的神情,暗暗叹了口气。语气温和道:“太子殿下,你可知本朝的国子学与太学有何区别?”

  太子心情一紧又一松,笑着道:“这个我知道!太学始于周朝,盛于汉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国子学是本朝咸宁二年始设,与太学并立,只是入学条件不同,只准许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秦博士点头道:“嗯,说的不错。虽是并立,但太学的生源却远优于国子学。皇帝要治理天下,就必须选拔天下英才。可惜了……”

  他又看向十方。见十方低着头不敢对视,便绷着脸问道:“十方啊,你可知天下士子为何从幼年便要读书习字?”

  十方茫然的抬起头,转了转眼珠,回忆道:“因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闻先贤之言,不知学问之大。”

  “咦!”秦博士的眼睛亮起来,惊奇的问道,“你小小年纪,还读过荀子的文章?”

  十方半张着嘴,傻傻的问道:“这是荀子的文章吗?谁是荀子?我是以前学字,总听李先生在耳边念叨。听得次数多了,就记下来。”

  秦博士叹息道:“唉,李先生大才,却隐居荒野深山。真是国之不幸啊!”

  十方松了口气。小时候背的课文,嘴巴一溜就说出来了。居然还有这么高的评价?不对,荀子的文章能传千年,本就证明它的价值。现代人只是因为网络大爆炸,快餐文化盛行,才忽视了眼前的珠玉……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