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27章 一九八五!_重生东京黄金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川枫分析给通产省大臣听的那样,米日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博弈不断。

  呕州那里其实也一样,和米国之间的贸易冲突,从农产品小麦一路打到现在的汽车行业。

  北米、霓虹、呕州,几轮贸易战下来。你加完关税我加,我加完他加,贸易壁垒越加越高。

  所以到现在的80年代,从全球大局来看,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在减少。

  几十年的贸易战打下来,结果把全球化打成了逆全球化。

  那么米国敲完了霓虹、敲德意志,把周围的小弟一通胖揍之后,贸易逆差有解决吗?

  事实证明不仅没有,现在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因为在产品质量与价格上,霓虹和德意志的产品确实厉害。

  老百姓才不管你什么贸易逆差,他只买价格便宜且质量好的。

  所以到了如今,米国的日子属实不好过。

  而因为逆全球化的原因,世界上其他处于发展期国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国际上很多经济学者都认为,贸易体系再不大修,就会有崩溃的可能。

  也因此李根在就任总筒的演讲中特别提到,“减少赤字,通过减税方案,打开海外封闭市场。

  并让他们减税,来强化他们的经济,以购买更多的米国产品。”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贸易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把米国产品卖出去。

  只有卖出产品赚到其他国家的钱,米国的贸易逆差、财政赤字等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也同样是在1月份,米国对日开展市场导向型的多领域谈判方案,即MOSS协议。

  协议内容主要是对霓虹开展包括电器、电气通信产品、医疗器械和医药品、林木产品等四个领域的市场导向型的多领域谈判方案,其中电器领域包括了半导体产品。

  这是米国政府对霓虹官方开展的谈判调查,而在民间舆论的力量也没闲着。

  米国《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硅谷的霓虹间谍”的报道,此报道一发表立即引起了米国民众对霓虹的警惕与反感。

  同时《商业周刊》也刊登了专题报道“芯片战·霓虹的威胁”,其中详细介绍了霓虹半导体所构成的威胁,这是米国首次使用“战争”来形容半导体竞争。

  政府、舆论、民众,三位一体。

  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为自己正名!

  正什么名?师出有名!

  没错,放在古代,这就像是出征前的讨贼檄文!

  国际上一些嗅觉灵敏的国家或者背景实力强大的企业,已经闻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

  大争之世,纷争将起。

  再回过头来看看霓虹这里,民众正热情昂扬的参与到世博会中。

  政府也保持着相当大的自信,正沉浸在“强大的霓虹”美梦中。

  但白川枫从世博会回来之后,就再次绷紧了神经。

  从四月份到六月份,他一直和新井裕为首的北都银行众决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