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章 大同镇归明,吴三桂再叛_南明亦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迫降清。这次阿济格进驻大同可是触碰到了他的底线,再加上清军在江南接连惨败,甚至连南京都丢了,更是让他下定决心要起兵反清。

  阿济格这次出征又要从山西各处强征粮草,更是搞得山西百姓怨声载道,也为姜襄的反清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此时宣大总督耿焞对着大同总兵姜襄说道:“姜总兵,抚远大将军的人马距离大同已经不到20里了,大军出征蒙古的粮草可曾备妥了?”

  姜襄笑着说道:“卑职已经命人从各地调粮,如今5万石粮食就在城外随时可以入库,耿总督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前往查验。”

  耿焞心道这姜襄平时骄横跋扈,对钱粮看的比命还重,这次居然如此轻易就答应了,实属可疑。

  于是耿焞便亲自带着总督府以及司道、知府各级官员出城检验粮草,以免出了纰漏!

  却不料耿焞刚离开了大同,姜襄就命人关闭了城门,说道:“清廷倒行逆施,搞得我山西百姓民不聊生;本将奉永历天子旨意,起兵反清,今日我大同军民就反正归明。”

  说罢姜襄便率先割掉了辫子,然后又抓了耿焞一家在城头祭旗。

  城上的士兵也纷纷效仿姜襄割掉辫子,“反正归明”的呐喊声,更是响彻整个大同,吓得耿焞等人赶紧去给阿济格报信。

  虽然不久后阿济格便率大军赶到了大同城下,但大同是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又是著名的要塞,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

  阿济格一连猛攻了3天,伤亡了一千多人,连大同的城头都没登上过。他本人更是差点被大同城上的火炮击中,若非几个亲兵用身体挡在自己身前,恐怕此时他已经在地府和多铎团聚了。

  如今大清的家底已经不多了,正白旗更是多尔衮兄弟压箱底的本钱,纵然是阿济格再虎,也不敢用正白旗来开玩笑。

  他只能暂时退到大同东边的宣府,等待京师的援军。

  姜襄准备反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很快就联络山西各地的义军;山西士绅苦清久矣,纷纷揭竿而起;就连以范家为首的八大皇商,也偷偷向义军提供了不少物资,以作为自己将来立功赎罪的证明。

  不到一个月,山西义军遍地开花,朔州、浑源、岢岚、保德、宁武、忻州、泽州、蒲州等地皆被起义军攻克,清军的留守部队大多投降义军,只剩下省会太原等极少数地区还掌握在清军手里。

  就连一河之隔的陕西也受到了姜襄反正的波及,王永强等人在陕西起兵策应,一时间声势浩大!

  如今喀尔喀蒙古随时可能南下,多尔衮也不敢将仅有的那点家底全部扑到大同和姜襄拼命。只得一面对姜襄进行了劝降,另一面让阿济格坚守宣府至居庸关一线,另外派兵扼守住太行八陉,避免山西的起义波及到河北和京师一带。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